

1961年6月,在这火红的岁月,是我在清徐中学临毕业前最难忘的日子。清中党支部为了对同学们进行毕业前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特地请来全国著名的革命英雄报告团,举办了革命英雄事迹报告会,还组织革命英雄和我们毕业班的同学们进行联欢会。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的一天一夜都睡不着觉。
6月5日,清徐中学焕然一新、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全校师生穿着整洁的衣服、排着整齐的队伍,分别排列在校门内外的引路两旁,以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欢迎英雄报告团的到来。“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的口号声响彻天空。我们第28班的全体同学在班主任韩学仁老师的带领下,站在欢迎队伍的最前列。
英雄报告团在新建的大礼堂举行,由清中教导主任王映璧老师主持,党支部书记岳铭作了简短的讲话,随后报告团的三名英雄逐个进行革命英雄事迹报告。第一位上台报告的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老战士申志明,讲述了他跟随毛主席在长征路上艰苦战斗的英雄事迹。第二位上台的是全国著名战斗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葛振林,他给我们讲述了狼牙山五壮士为革命舍生取义、壮烈献身的英雄事迹。第三位上台的是党的好女儿刘胡兰烈士的妹妹刘又兰讲述了她姐姐刘胡兰为革命英勇就义的英雄事迹。全校师生听了报告团讲述的英雄事迹后,受到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起了强烈的思想共鸣,其中有许多同学热泪盈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报告会结束后,我们班的全体同学分别和报告团的英雄合影留念,还和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举行了联欢。在联欢会上,葛振林又给我们详细讲述了自己的革命英雄事迹。
事情发生在1941年秋,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7连决定留下第6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5人担任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为了拖住敌人,6班的5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部队,可是敌人紧跟在后边;另一条路是通往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攀登上棋盘陀,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打光了,他们就用石头砸向敌人,直到连石头也找不到。共产党员马宝玉、葛振林在火线介绍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五位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又回头看看还在往上爬的敌人,身负枪伤的班长马宝玉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都砸碎枪支,昂首挺胸地相继从悬崖上跳下万丈深渊。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幸好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奇迹般生还。但均摔成重伤,后经治疗脱险后返回部队。
1941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签署命令,将马宝玉等5人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反“扫荡”胜利后,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召开庆功大会,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军区、边区党委和聂荣臻司令员宣读嘉奖令,将颁发的“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分别挂在葛振林和宋学义胸前,表彰他们这一壮举。
葛振林在部队战斗到抗战胜利,后又经历张家口、清风店、太原战役和天津战役,还参加了江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全身6处负伤,为三等甲级残废。抗美援朝归来后,葛振林历任湖南省军区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湖南省军区警卫营长、衡南县兵役局副局长、衡南县人武部部长等职。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棋盘陀上五个神兵”的文章,是迄今查到的关于狼牙山五壮士最早报道。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轰动一时,成为红色经典。我当时一连看过多次,至今记忆犹深。而普及、宣传最有影响力者,莫过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千字短文入选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作者沈重曾任太原市副市长。
我从清中毕业至今已52年了,回忆起在清中读书时有许多故事是令人难忘的,那次临毕业时与英雄报告团在一起联欢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那次和英雄们在一起的短暂时光,给我们以正能量,使我们受到一次极其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思想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