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二O一三年九月八日——星期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不用工作、也没有家务缠身的好日子。为了不虚度这难得的一天闲暇时间,犒劳一下自己来去奔波、鞍马劳顿的身心,一早便与好友叶叶等清徐论坛的朋友相约前往娄烦县云顶山旅游。“娄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称呼,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国、郡、县、乡的名称。据史料记载,“周王绘图有楼烦国”,由此可见,“娄烦”作为一个行政区域早在西周时期已经存在,且当时统辖的范围远广大于现今的县制。云顶山就位于娄烦县米峪镇独石河村西南,主峰海拔2789米,是太原境内最高峰,因其山势险峻、山顶直插云际而得名。
是日早晨7:30时,三辆越野、一辆捷达及一行19位朋友相继来到约好的水阁楼下。今天天气微阴,不时还下着点零星小雨,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出行的情致。我们驱车从太古线先至古交,然后横穿古交市区到娄烦。旅程途中因修路堵车故延误了2个小时,好在有叶叶在娄烦林业局工作的老同学热情引路,才得以通过修路地段,到达云顶山脚下已是上午11:20时许。
看着披绿妆翠的山峰,呼吸着新鲜纯净的空气,路上的些许不快很快便丢于脑后。这时,一位美女迫不及待地打起了清徐论坛会员俱乐部的绿色会旗,就准备登顶。而另一位美女则看上了路边两头休闲的牛儿,只见她带着亲近的欲望,伸出纤纤玉手,慢慢的向牛靠近,既想抚摸又怕挨踢,活脱脱地表演了个现代版的“叶公好牛”。
大家整理好登山装备,出发了。上云顶山的路是一条沙石路,宽约6-8米,蜿蜒蛇行伸向山林深处。由于雨水冲刷和车辆碾压,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但是路基很坚硬。来过的朋友说,技术好的司机开上越野车可以一直开到山顶。虽然我们也有越野车,司机也都是高手,但是为了享受登山之趣,还是选择了步行。朋友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低下头满地是花草,抬起头满眼是碧树,好一个天然氧吧!沟内流水潺潺,悦耳动听;坡下劲松参天,举臂争阳;坡上光影参差,叶舞云腾。上山的主路既宽又缓,上起来很轻松。但是,在急切登顶的欲望驱使下,大家都选择了从陡坡上的捷径上山。坡虽然很陡,但是一点也不用担心打滑。那些浅露的树根自然形成了一级级台阶,而草皮和松针则象一层松软的地毯,让我们在攀登中享受到了大自然异样的体贴。尽管这样,上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我这不惑之年的小老头还是渐渐有点吃不消了。在我停下喘息的时候,前面欢欣雀跃的年轻人很快便“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处”了。
虽然落在后面,我倒是不急于追赶,正好独自享受这大自然的盛筵。在这些针叶和阔叶混生林中,我被静谧的空气拥抱着,所有的烦恼,层层的面具,种种的欲望仿佛在分分钟被风化,被剥离,慢慢地只留下淡定从容的真我。兴致盎然间,不禁即兴一首:松声泉语带玄机,拾步山间共鸟飞。坦荡情怀寻野趣,找回真我笑芳菲。
坡上随处可见各种不知名的小花,就这么悠哉悠哉地走着,突然有几棵白桦树跃入了眼帘,这是我最喜爱的一种树木,它坚强、纯洁、向上的性格是我非常钦佩的。本来白桦树主要生长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枝叶扶疏,姿态优美,树干修直,洁白雅致。记得我小时候,常以白桦皮为纸在上面写字,画画,然后做成别致而温馨的书签。然而,这里的白桦树有些却是褐红色的。我想,这可能是由于云顶山的气候和东北大小兴安岭不同的缘故吧!
再往上走,针叶和阔叶混生林带逐渐稀少,而针叶林越来越密。只见那些松树和柏树比肩而立,棵棵身修腰直,挺拔向上。松树苍翠,柏树青葱。风过处,涛声朗朗;风歇时,列队如整装将士。
终于到顶了!我揉着酸酸的大腿停下步来,眼前豁然开朗,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觉。山顶是一片大草甸子,只有稀疏的几棵树,好一派草原风光!好一处神仙人家!这在黄土高原来说,是难得一见的,真可以称得上是别有洞天了。这时太阳虽然也懒懒的出来了,但由于海拔高还是明显感觉到比山下冷了许多。青草地上遍地阳牛马粪便,站在山顶听风的声音,感受灵魂的颤动,心绪是那样的平和舒畅,这一刻仿佛我们都成了神仙一般。早上来的朋友们已经开始疯狂的嬉戏、追逐、拍照。我也被年轻人的激情所感染,稍作休息,便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不时举起相机,捕捉着山顶的美景和朋友们的笑脸。
玩累了,大家就摆开“战场”准备野餐。很多人为了路上减负,就边走边吃,上了山也吃的差不多了。最让我钦佩的是我们的老友叶叶大侠和他爱人,一路上,他背着一个巨大旅行包,累得汗流浃背。而他爱人则是提着一大袋水果,热情地招呼这个招呼那个。打开大包,里面居然有鸡,有鱼,方便熟食一大堆,怎一个感动了得啊!还有红红同志,居然拿出一套旅行锅灶。你看他掏出泡面,支起锅灶,在那儿一锅接一锅的煮啊煮,让美女们一个个都吃上了热腾腾的泡面,怎一个体贴了得!还有清徐“田震”、冰山老哥等歌唱家们在纵情放歌,只唱的花开云舒,怎一个豪放了得!而我则抱着“尼康小竹炮”,支着“丐帮绿玉杖”,上窜下跳地为大家拍照,怎一个辛苦了得啊……
野餐过后,大家又翻过另一个山坡去看了牦牛。牦牛本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品种,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被称作高原之舟,极耐高寒,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走了十来分钟,我们便看到了一大群牦牛,它们正聚拢在一起,或吃草或嬉戏,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西藏牦牛一般呈黑褐色,而这里的牦牛除几只是呈黑褐色外,其余均是白色。则于无人可以打问,所以其中原委就不得而知了。
这时,夕阳已经西斜,我们恋恋不舍的向牦牛们挥手作别后,便迤逦下山,结束了我们的“仙”游之旅。踏上归途,看着车窗外的依稀山色,我在不停地想:将来精心打造后的云顶山森林景区,一定将会是娄烦绝美的一张城市名片,也会是当地百姓致富生财的一处旅游宝地。虽然我希望云顶山能把她那迷人的风姿展现给更多的朋友,但也担心过度开发破坏这里的“原汁原味”。带着这个矛盾心情,我祈祷:请大家来珍爱我们身处的世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