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的“化妆”境界 作者: 时间:2013-09-08 次数:22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雪梅
  林清玄先生写过一篇“化妆哲学”的散文,题为《生命的化妆》。文章向我们深刻揭示了化妆的三种境界:“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同时极富智慧地道出了化妆的最高境界乃是无妆,乃是自然。
  说到化妆,想必女士都感兴趣。爱美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而不懂什么叫优雅,什么叫“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这也着实令人遗憾。我们不妨回溯历史,虽然古代社会轻视女性,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历史上还是出现一些为中国文化增色的才女!阅读她们的人生,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此花不与群花比”,她们将精神的化妆与生命的化妆诠释得淋漓尽致。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天生丽质,成长于书香门第,擅长书画,通金石之学,工于诗词,其词被盛赞为“词家一大宗”。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夫妻感情甜蜜。李清照的一首《丑奴儿》中写道:“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词中说,晚上这场风雨,把白天的炎热洗刷干净,夏天里难得凉快的夜晚,李清照向丈夫弹琴倾诉,然后对着菱花镜子淡淡化妆。在夫妻燃烧的情感烈火中,李清照的化妆境界仍然是“淡淡妆”。
  再来看看唐代那位蕙质兰心的女校书薛涛。薛涛虽被迫身为官妓,但品格高洁,才华出众,其作品更是大气雄浑,有着极为深刻的意蕴。她有过身为官妓的经历,周旋于男性世界,按照常理推论,每天应是花枝招展,胭积如云。但这位才女却不注重表面的浓妆艳抹,不追求外在的华服香脂。其横溢的才华与高雅的气质,凝聚成一种独有的“精神”。用这种精神为自己化妆,薛涛怎会被历史的尘埃所湮没!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化妆的内涵:请以书香为化妆品,浸润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自我;请以美德为化妆品,塑造出一个“风沙磨砺俏玉容”的心灵;请以风骨为化妆品,锤炼出一个“为人须为人中雄”的本真。正如林清玄先生在《生命的化妆》中给出的答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可惜,那些只在脸蛋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