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知道梧桐树,应该从“桐叶封弟”的传说说起。姬诵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本是孩童们的嬉戏,姬诵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剪成圭的形状,送给了叔虞,并且对他说:“这个玉圭是我送给你的,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史官们听后,把这件事件告诉了周公。周公见到姬诵,问道:“你要分封叔虞吗?”姬诵说:“怎么会呢?那是我跟弟弟说着玩的。”周公却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啊!”就这样,一枚桐叶成就了一段美丽的佳话。
后来读到《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鸣”《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种苍凉悲恸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让人扼腕长叹,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又何尝不让世人唏嘘不已呢?梧桐树,成为他们爱情最好的祭奠,焦仲卿、刘兰芝化作伟岸的梧桐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拥在风里,当桐花绽放时,百鸟鸣啭,他们的爱情得到了永生。
在这些古典文字的浸润下,我无数次地在想象梧桐树的风姿,想象它摄人心魄的美丽,但始终缺乏一种真切的体验。
再后来,新搬的院子里种了三棵梧桐树,让我有了和梧桐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三棵树就长在窗前,一抬眼就是一片绿。梧桐树的树形笔直而健硕,令人感到生命蓬勃健康的美丽。每到春天,梧桐树上挂满了紫色的风铃般的花儿,那种紫色,是我特别喜欢的颜色,忧郁而不沉闷,淡雅而不乏风韵,那种风中摇曳的美,让我想起了《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清新雅致。院子里飘散着若有若无的清香。鸟儿们也活跃了起来,清晨一睁眼,明媚的春光下鸟儿们小巧可爱的身影贴满了窗户。沉寂了一冬的院子,被鸟儿们清脆的鸣叫注入了盎然的生机。桐花落时,免不得又生几分伤感。一觉醒来,美丽的桐花落了一地,像是铺了一层紫色的花毯。真是梦里花落知多少!我意外地发现,汽车也成了花车,花儿们千姿百态地装点在车上,不舍得掸掉。缓缓发动车子,行进在林荫路上,晨风拂过,桐花飞舞,恍如梦境。
桐花落了,告诉我春天已逝。花谢了,梧桐开始猛长叶,那些硕大的叶子,密密匝匝,厚厚实实。盛夏时日,常有顽童摘一两片叶子盖在头上玩。早晨醒来,阳光穿过绿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一片片碎金。晓风轻拂,光与影婆娑迷离,风与叶缠绵低语。雨后,梧桐叶被雨水洗过,那鲜艳的绿叶映衬着绿色的纱窗,更是绿得发亮,真是“梧桐分绿上窗纱”。清风掠过,那鲜明的绿色似要涌入窗内。梧桐巨大的伞盖,为人们送去炎夏难得的一片清凉。
在秋意渐浓的日子里,我不无寥落地望着已然有点发黄的梧桐叶,不忍看它离去的背影,不忍它就这样别去。尤其隔着这样的黄昏,隔着这样的雨丝。秋雨滴滴打在梧桐叶上,虽不至让人愁肠百结,也是感慨万分。“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鸟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雨打梧桐敲出的是多愁善感的诗人满怀的愁绪与哀伤,梧桐叶片上滴下的是难以释怀的凄凉。我想,可能是因为梧桐叶子硕大无比,风声、雨声和着这不倦的秋雨在寂静的夜色里弥漫开来,秋风秋雨里飘散着诗人无法释怀的惆怅。故而梧桐才会走进无数诗人的诗句里,穿过岁月的沧桑,诉说着亘古的哀愁。
且问秋风几许,一枚枚凄怆的爱,悬挂在梧桐枝梢上。漫步在喧嚣与寂静之间,踏碎一道道忧伤,穿行梧桐树下,一缕缕爱情的诗魂,浸湿多少梦里的相思,倦了几世如水的红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