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由两个要素构成:期待和遗憾。期待的是明天会更好,遗憾的是昨天有不足。
海伦·凯特、霍金、张海迪、史铁生他们能活下去,是因为有期待,他们的明天也的确很美好;一般人更有期待,尽管明天未必会更好。
所有的人都会有遗憾,或多或少而已。成功的人遗憾没有享受好生活,享受好生活的人遗憾没有骄人的业绩;平凡的人想要是辉煌过一刻也好,非凡的人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也不错;历尽磨难的人感慨自己的艰辛,一帆风顺的人感慨活得没劲;爱过的人觉得活得累,没爱过的人觉得活得没价值;活得好的不想死,活得赖的还想有机会……
期待和遗憾之间,是过程。这个过程既可以很单调,也可以很激情,这就是不同的人生。
在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受到永罚,他得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那块巨石每每接近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于是他走回山脚,重新推石头上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
我曾经一直为西西弗斯的生命就在这样无效又无望的劳作中慢慢消耗殆尽感到万分悲哀。后来明白,其实这就是人生。石头要是推上了山顶,人生也就该结束了。
我儿子曾经用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是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这个无限循环的无厘头来喻人生,是同一个道理。
单调的人生总是枯燥的,所以甘于平凡忍受平淡才成为人生一个艰巨的任务。大多数的人完成了这个任务,平凡但幸福。激情的人生确实非常令人向往,像一盒火柴一样,一根一根不断地点燃,火热、跳跃、光明、温暖。但是这种人生很冒险,因为他总得承受未点燃之前的寂寞和燃烧时的焦灼,而他若像别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儿育女,那或许就是害己害人。
人生的内容是做人和做事。
比尔·波特出生时被一个糊里糊涂的医生用钳子夹扁了头,这让他变成了一个脑瘫患者并一个跛子,说话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美国政府为他提供了一份救济金,可比尔·波特偏不接受这份好意。一家叫沃特金斯的公司给了他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他居然做了,而且做得很好,连续几年,他的业绩在沃特金斯公司都名列前茅。
这是执着地要一个人生,而不仅仅是活着。
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个富翁名叫哈德,他临终前家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用尽全身的力气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好想开一次小提琴演奏会!”
哈德自幼酷爱拉琴,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家。然而他家境窘迫,无法忍受因贫困而遭到轻蔑,一狠心摔了小提琴,并发誓永不拉琴。后来他挣了许多钱成了富翁,然而却永远离开了小提琴。《廊桥遗梦》中弗朗西丝卡与寻找罗斯曼桥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一见钟情,但为了丈夫和孩子放弃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她留下遗嘱,要求死后把遗体火化,骨灰撒在罗斯曼桥,而不是依照惯例葬在丈夫的墓旁。在留给子女的信中,她说:“我相信你们一定认为我对自己葬法的遗嘱不可理解,以为那是一个糊涂了的老太婆的主意。你们读了一九八二年西雅图的律师来信和我的笔记本之后,就会理解我为什么提出这一要求。我把活的生命给了我的家庭,我把剩下的遗体给罗伯特·金凯。”
人生短暂,为生活所迫或者受现实约束,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没有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就是终身的遗憾,一生的悲哀。
而做人,是体现在做事中的。追求,趣味,责任、道德,一生的所作所为决定人生的成败。
这么一篇小文,不知道有没有说得清人生。不过,巴尔扎克的概括更精炼: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