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青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从事乡镇档案工作已有15年了。15年来,我深深地体会着档案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平凡与高尚、寂寞与成功。
认识档案、入门档案工作
开始接触档案工作是我参加乡镇工作的第3年。那是1998年,由于工作需要,从事了五年文字打印工作的我调入了乡综合档案室。刚刚踏进档案室的门,看见档案室内整整齐齐的铁皮档案柜,前后窗户厚厚的红黑两层布的窗帘,拐角处的红色的灭火器,墙上挂着的与普通石英钟不太一样的温湿度计以及室内安装的空调、加湿器等一系列与其它办公室不一样的装置,我顿时感到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当分管领导安排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我好奇而又兴奋地打开了一节档案柜,展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排排整理得整整齐齐的档案案卷,红色的编号,突显出这些案卷的严肃性和它所代表着的某种神秘感。看着每节档案柜里的这些庄重而严肃的东西,我顿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我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吗,我能够将这份工作做好吗?
面对档案管理这份全新的工作,我怀着试试看的心理,默默地接受了这项工作。我从内心里给自己在鼓劲,只要自己努力、认真、坚持,坚信自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档案工作者。刚开始面对乡政府各个站所、部门中一年来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还是不知从何下手,让我感到专业知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为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好地做好档案工作,我一方面积极参加市县档案局组织的各项业务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加强自学,认真研读《档案管理工作指南》、《乡镇档案管理指导丛书》等。在实际工作中,我虚心向乡前任档案员请教,不懂就问,在最初整理档案期间,我每天都坚持早来晚走、加班加点。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较短的时间内,我们乡的档案工作就有了新的起色,连续被清徐县档案局评为先进,我也慢慢步入了先进档案工作者的行列。
全身心尽心尽力投入档案工作
15年来,我不甘于只做好档案工作的日常收集整理工作,而是一心想着怎样使档案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使档案更好地为全乡经济工作服务。接管档案工作这么多年来,先后制订、修改、完善了近10项档案管理制度,编写和汇编了近20种编研材料。为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的整理,我扑下身子,深入各村,面对各村陈旧、破烂的近50余年的各种档案和简陋的办公条件,我与各村档案员一道耐心、细致地整理各村档案,同时将自己所学的档案知识和工作经验向村档案员们一一进行传授,帮助他们认识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规律,明确档案工作职责、基本技能、工作内容与要求,确保各村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健全、收集完整、编目清楚、分类科学,由此各村档案工作步入了正轨。望着被自己辛苦整理成一摞又一摞的各种档案,心里感觉非常的踏实,感觉自己不是完成了一个人的任务,而是完成了全乡老百姓赋予的重托。
真心地喜欢上档案工作
尽管档案工作十分枯燥,每天都重复着抄、写、装订等机械性工作,但我却从来没有产生厌烦感。每当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档案柜里井然有序地摆放着档案时,每当看到同事们如愿以偿地查找到所需要的文件或资料时,我就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参加工作15年来,我始终坚信一句话——“有为才能有位”。我深知档案管理是一项不显山、不露水的平凡岗位,但它却详实地记载了乡镇的发展历程,是历史沿革的见证。我始终坚信只要守得住寂寞、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干出业绩,赢得喝彩。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档案工作也是如此。我将努力紧跟时代步伐,继续为柳杜乡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我与档案工作的今生情缘
作者: 时间:2013-07-07 次数:182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