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从基层信用社会计、出纳,到联社副主任、主任,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认真执着,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信合事业,在平凡的人生旅途和工作岗位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就是在农金战线上摸爬滚打20余年、2013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清徐联社主任黄瑞霞同志。
一
2009年12月,黄瑞霞被省联社任命为清徐联社主任。摆在她面前的清徐联社既是山西信合系统的“老大难”单位,也是省银监部门重点监管的高风险联社,资本充足率-6.71%,不良贷款余额近10亿元,一般准备、拨备缺口达3.34亿元,连续四年被监管部门评级为5B级以下,各项业务综合排名在全省110个县级同行中位列倒数第六。
为了彻底扭转清徐联社的经营机制,化解经营风险,她作为经营班子的负责人,在联社党委的领导下,提出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带领经营团队锐意改革、迎难而上、扎实苦干,合力走上了一条推进清徐联社高风险信用社并购重组的改制之路。
二
为提振团队信心,刷新精神面貌,她推动了工资改革,落实了“以收定资、工效挂钩、百分考核”的措施,打破了经营机制上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在清徐联社推行了《员工岗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经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利用信息化平台,重新梳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用思想引导、利益驱动员工工作活力,彻底改变了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状态,激发了员工爱岗敬业热情,增强了员工在困境中求发展的信心。
为找准市场定位,实现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她认真贯彻省联社“支农惠民计划”,积极创建“信用工程”,全力实施了“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和“富民惠农金融创新”的三大工程,健全了全县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安装POS机254台,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116家,在清徐县的乡镇覆盖率达到100%,有效地满足了客户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需求。为了做实“支农”品牌,她积极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建立了立体的贷款支持模式,以社区银行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成立中小企业贷款营销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个人保证贷款、企业保证贷款等传统信贷产品,同时积极开发了“下岗职工贷款、个人汽车贷款、农户通贷款”等信贷产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为辖区内的68853户农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她打开思路、敢为人先,在利用存差资金上走出新路子,亲自主抓资金营运工作,同业务人员一起研究市场、政策,充分利用“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国货币网”及交易系统等载体,主动获取市场信息,利用金融债券市场资格平台,开拓了以办理票据贴现、债券业务、同业存款为主的资金营运工作路线,业务拓展与创收工作取得新突破,从存差资金中创造出了大效益。2012年清徐联社累计办理同业存款275笔,使用资金456亿元,实现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1675万元,同比增收6755万元,增幅137.29%,办理支农再贴现、贴现业务1060笔,实现利息收入5800万元,从市场中掏得“真金白银”17475万元
为了顺利推进农商行改制工作,她身先士卒,与改制中的相关科室和人员一同奋战,从清产核资、规范股金到改制资料的申报,她把控“硬指标”,关注“软指标”,全力解决了农商行改制涉及的土地房产权证、处置不良包袱、处置老股金等众多历史问题。与此同时,她狠抓改制关键指标不良贷款,结合每笔不良贷款调查摸底情况,认真分析原因,通过有效整合资源、明确清收重点、强化清收措施等有效手段,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改制过程中,清收不良贷款3641万元,核销22838.78万元,置换8.04亿元,累计消化不良贷款达10.7亿元,在关键性的不良贷款指标上达到了组建农商行的要求。
三
短短三年时间,清徐联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了50多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全新时期,由一个濒临“破产”的高风险信用社到现在的“脱困摘帽”,走上了一条和谐、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各项存款余额突破60亿元,较她任前净增22亿元,各项贷款突破40亿元,存贷总量,份额稳居全县金融机构之首,占据了全县金融机构的半壁江山。清徐联社在全省业务综合排名中由她任前的第104名跃升至现在的第13名,向前推进91位。并且在2012年底,清徐联社改制工作获得了中国银监会的正式筹建批复,并顺利召开了清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使得清徐联社一步迈入了现代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新时代。
三年来,黄瑞霞同志曾先后获得“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山西省三八红旗手”、省联社太原办事处“优秀共产党员”、山西银监局“农村金融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众多荣誉之下,黄瑞霞依然对工作保持着最质朴的信念——踏实工作,认真执着,如同当年刚到农信社工作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