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老贺:直教夕阳焕朝霞 ——贺灵宝的文艺情结 作者:张月英 时间:2013-05-26 次数:19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张月英
  印象老贺“有点凶”困难见他绕着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而今,年过花甲的老贺,对于这句话的践行与理解,可谓入木三分。
  老贺名灵宝,曾任马峪乡党委书记、县交通局局长,现任县慈善总会秘书长。高个头、胖体型,长得有点“凶巴巴”的老贺,最具特征的动作是:眉头一皱,额头那几道深深的纹络随之蹙起,一脸的威严相。而威严的同时,又给人以一种力量与气场,一种必胜与坚定。对于老贺,有朋友这样评价,他那张“脸”,就连笑着时也会让人惧怯几分。
  初识老贺,是在90年代末。为组织文友活动,没有场所,于是有人说,去找找老贺。时任交通局局长的老贺热情地为文友们提供场所,热情地参加文友活动。原来,身在政界的老贺,更是咱清徐的一大笔杆子呢。之后,老贺也为报纸投稿。读其作品,朴实流畅,散发着一股股浓郁的乡村泥土气息。在他笔下,一口故乡的老井,一阵辘辘转动的乐章,一桶甘甜井水的清香,都是那般的有滋有味,清冽美妙。想着这样粗狂的一个人,竟有着如此细致的文笔,于是从心底里由敬畏到共鸣,他的“凶巴巴”渐渐变得亲切切起来。
  老贺个性刚强,不畏难,有气魄,善于担负活动的组织策划角色。看起来有点“凶巴巴”的他,连困难见了都会让他三分。
  在他任马峪乡党委书记期间,该乡由一个出名的“混乱乡”成为“全国文明示范乡”。在我县打通文源路时,老贺作为交通局局长,也是靠着“凶巴巴”的威严,在拆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我县道路建设开道奠基。
  “追星”老贺“跑得开”影视拍摄总策划
  钟情于文化事业的老贺退休后弃政从文,受聘于北京大众联播文化传媒公司担任总顾问、总策划。退而不休的他,甩开他两条飞毛腿,追着各大影视剧剧组满世界跑,被大家称为是爷字辈“追星”族。不信你给他打电话,大多数时间都在跟剧组一道策划拍戏。
  老贺朋友多,文化圈的朋友最多。“追星”老贺不仅跑出去追着剧组参加影视剧策划拍摄,而且将“星”们追回我县拍电影。2011年9月,由大众联播文化传媒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联合摄制的电影《葡峰山下小村官》在我县开机。该影片是反映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下敢想敢干,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的励志型数字电影。电影的播出,对于宣传清徐、扩大清徐知名度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作为“醋都葡乡、文化名城”的一分子,老贺对于清徐这片热土的情分,在电影《葡峰山下小村官》中可见一斑。影片从片名到片景,处处可见清徐元素:葡峰山庄、清徐葡萄、老陈醋……拍摄线路从东于、马峪、湖东大街、交通局,全景式展现我县现阶段改革开放中的城乡面貌。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老贺全程“在线”。老贺告诉记者,该片开机拍摄前后历时数月,得到县委、县政府积极支持,得到马峪乡、东于镇积极配合,两乡镇为此派专人蹲点负责,为影片的顺利完成起到重要作用。发展文化产业,为推进我县转型跨越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将清徐拍成电影,让更多人了解清徐、到清徐投资创业,这些,都是老贺作为一名清徐人的小小心愿。
  书香老贺“坐得住”组队创作大手笔
  跑得开的老贺,也有“坐得住”的一面。在老贺的日志中,你会看到,老贺每年、每月、每天都有自己的计划表。表格里,排列着需要策划、编辑、写作的剧本、提纲,每天习练书法的时间等。喜欢舞文弄墨的他,在“追星”拍影片的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进行文学创作,写书、编书成为他退休生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朋友告诉我,一次去拜访老贺,书房中的老贺正在创作状态,坐在一旁稍等,这一等,足足等了近一个小时,老贺才从他的状态中回过神来。老贺搞创作,不仅自己一个人写文章,更从宏观上组队进行创作。一个剧本,通过老贺的顶层创作,罗列提纲,然后将创作团队召集到一起,分篇布局,集体创作,此刻,老贺的组织领导才能,再次得到充分发挥。
  坐下来的老贺,“黄金分割”自己的时间,先后编写了:《东于村志》、《中高白村志》、《龙林山传奇》等数百万字的作品并相继出版。而今,老贺作为省作协会员,《大家赵树理》杂志社副社长,市作协理事,还积极活跃于我县戏剧、文学、乒乓球等协会。坐得住、跑得开、有点凶的老贺,以他的正能量彩绘着人生夕阳红,彩绘着美丽清徐县,为进一步扩大我县知名度、提升我县文化品牌,建设我县文化名城发光散热!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