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编者在此结合5.12纪念日,特编发一组地震急救小知识,对读者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
一、地震造成伤亡的主要原因
掩埋:导致窒息。
火灾:造成烧伤。
电力损坏:发生触电。
毒品泄露:引起急性中毒。
塌方:出现挤压综合症。
宿疾:急性发作,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二、避震基本原则
就近选择牢固地点: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如承重墙墙根、墙角或空间较小的地方如卫生间、储藏室等处即可。
立即逃离危险场所:如危房、广告牌、水泥柱、电线杆等。
立即切断电源、火源:地震摇动时,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关闭燃气管道(灶)开关。已经着火的要立即灭火。
做好自身防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坚固的躲避处蹲下或坐下,低头闭眼,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受伤。为了防止烟尘、毒气吸入,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三、室内避震原则
听从指挥,尽快离开危险物体。
迅速抱头,躲进牢固物体内部,捂嘴闭眼蹲伏。
尽量离开墙角、栏杆与阳台,避开拥挤的人流。
不要在电梯内停留,不要跳楼。
避开电扇、吊灯等悬挂物。
避开货架、广告牌和脚手架。
四、户外避震原则
就近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免摔倒。
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天桥、烟囱、水塔等。
避开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
避开易燃易爆和存储有毒物品的场所。
避开危房,避开公路、铁路,不要躲在外墙下。
保护头部,闭眼以及用手帕、毛巾捂住口鼻。
不要开车行驶,尽量离开车厢。
尽量离开山体、海边。
五、现场应急救护原则
先多后少:保证多数人获救。
先近后远:充分利用救命时间。
先易后难:减少人员再伤亡。
先轻后重:扩大营救人员队伍。
先器械后手工:靠近伤员部位,要改用手工操作,以保证伤员安全。
挖掘时要先确定伤员头部,尽量暴露其头部。
救出伤员时不要生拉硬扯,要保护头部与颈椎、胸椎、腰椎。
六、地震被埋自救原则
寻找毛巾等布料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呛闷窒息。
保护头部,避免再次塌方受压。
条件允许时,应尽量利用现场物体形成支撑,减轻身体上方重物压力。
多人同时被压时,要互相鼓励,团结配合,寻找脱险机会。
尽量朝着亮处移动,创造条件扩大空间。
无法脱险时,要尽量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喊叫和讲话,节约任何有助于延长生命的物品和水。
发现外界有救援行为时,可用物品敲打发出声音,向外传递信息,确定近处有救援人员后再呼喊,以尽量节省体力。
地震急救小知识
作者: 时间:2013-05-12 次数:198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