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镜子 作者:吴国娟 时间:2013-04-28 次数:16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天下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这点毋庸置疑,只是爱的方式各有不同。如果说母亲对我们的爱多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嘘寒问暖上,那父亲对我们的爱则多体现在常给我们讲经论道上。在众多的“经道”中,有两条是和镜子有关的。
  勤拂拭
  父亲教导:镜子是需要勤拂拭的,否则就会蒙上灰尘沾染污垢,影响效果;人的心灵也犹如镜面,需要勤拂拭,即多去自省,涤荡尘污,以使得心灵能常保持明净。看看镜子,想想事实,父亲此言不谬,我也就越来越注意到了对心灵之镜的勤拂拭。途径主要有三:一是阅读书籍,二是听父亲言,三是见贤思齐。从小受父亲影响,虽不敢说嗜书如命,博览群书,但对书籍确有一种信赖与亲近。阅读中,我知道了应该“作为一个具有美德的人而死去”;听父亲,我晓得了“慎独则心安”;那次在太原一个商场的角落看到一位年龄约在四十五左右的女清洁工手捧一本《弟子规》,我真切地理解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中举了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例子:老和尚让小和尚去拿竹篮到山下打水,小和尚从山下打了满满一篮水往回走,可到山上时竹篮里的水已漏没了。这样几次,小和尚再也忍不住了,向师傅抱怨:“这样打水有什么用啊?每次都漏空了!”老和尚笑着让小和尚看看竹篮有什么变化,小和尚看了看竹篮说:“竹篮变干净了!”老和尚点点头,小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其实,我们每一次不同形式的拂拭心灵之镜应该和这也有相似之处。
  照当下
  曾经一段时间的我很是瞻前顾后,恰好在这段时间里我听到了父亲关于镜子的这一番阐释:该学学镜子,只照当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来的也别去多管。受了这一启发,我逐渐从“瞻前顾后”的泥淖中走了出来,人的精力有限,当我们将精力放在追忆往昔时,时间就这样溜走了,我们没有把握住今天,而今天则会成为明天追忆叹息的对象;当我们将精力放在憧憬未来时,我们忽视了今天,而明天的美好也因没把握好今天而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把握好了现在就不会为往昔叹惋懊悔,把握好了现在明天可以是“会更好”。想想盖房子,手里拿着这块砖却只想着之前的那块砖放好了没有,手里的这块砖势必会受到影响;或者说手里拿着砖却满脑子设想着盖好之后的样子,这样也同样会影响手头的工作。如果每一次拿起砖时都这样“瞻前顾后”,那手头的这块砖每次都会受到影响的,那整幢房子的质量怎能让人放心?人生这一大工程和这是多么相似啊!多照照镜子吧。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