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斌:教育要对得起每个孩子 作者:张睿婧 时间:2013-04-21 次数:29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有些人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句口号,但在乔晓斌心中,这是一种信念,也是他工作动力的来源。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载,乔晓斌对事业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从未减少过,他在岗位上孜孜不倦,追求着心中那份信念。
  改善办学环境捋顺工作思路
  走进西马峪中心校,校门两旁新发芽的树苗绿油油的,像是在夹道欢迎来访的客人。教学楼两侧的墙上挂着校歌校训,地上还摆放着安全小知识的展板,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又让他们学到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刚开完会的校长乔晓斌向我们一一介绍着。
  西马峪学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1920年成立以来,村里一直非常重视教育,所以学校办得也有声有色。2005年撤校并点时,马峪乡桃园村、李家楼等10个山区村庄的学生都收归到一起,西马峪中心校的规模也扩大了。
  2012年4月24日,是乔晓斌调任西马峪中心校校长的日子,这一天他离开了工作18年之久的都沟小学,眼看着和自己一起成长的都沟小学到了收获的季节,自己却离开了。乔晓斌说,虽然很不舍,但在其位,谋其政,既然来到了西马峪小学,就要好好干。
  新到一个环境,总有不适应的感觉,也许是每个人工作方法不同,乔晓斌发现,西马峪小学的老师们都很敬业,但有一些老师观念相对陈旧。于是乔晓斌决定好好利用教师敬业这个最大的无形资产,激发老师们的创新思维。他常常找老师们谈心、聊天,希望了解他们的想法,从思想上诱导他们,更改观念。他发现有些老师一人要教好几门课程,但是只带一个班,他就重新调整结构,让老师们专心负责带几个班的一门课程。通过这样的转变,教师们有了时间专门研究学术,不仅使他们的特长发挥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乔晓斌说:“我跟西马峪小学的老师们就像是‘二婚’,我们都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一时间或许很难改变,但既然‘成了家’,就必须通过磨合、沟通、改造,慢慢地适应彼此,使工作更好地开展。我只能是以‘做’服老师,让他们也能够理解我,这样大家各司其职,就能把学校的工作做好。”
  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乔晓斌说:“做老师的大多都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学校的东西不够用,其实不是东西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懂得怎么去好好利用。现在国家对我们这些乡村学校给予了很大程度上的支持和帮助,所有的教学用具都按照标准化配置,如何运用好这些,是一个大问题。”
  乔晓斌说,农村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不一样,没有什么课外的兴趣班、特长班,只能依靠学校的资源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上面配置了这么好的学习工具,如果不好好利用就会浪费。书法室、国画室、图书室、实验室等等,有的在筹备中,有的已经开始使用,乔晓斌希望让他的学生们都能够接受好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我们来到西马峪中心校的食堂,正赶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吃午饭,他们看到乔校长走进来,都热情地喊着:“校长、校长……”,一点都不胆怯不害怕,乔晓斌亲切地和他们说话,嘱咐他们好好吃饭,一言一行中无不透露着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他还带我们参观了学校的音乐教室、手工教室,虽然比不上城里的学校,但这却饱含着乔晓斌太多的心血和希望。看着孩子们的手工、剪纸、图画,乔晓斌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向我们介绍时,他的眼睛里充满着向往,仿佛能看到将来孩子们长大后全面发展,德才兼备。
  乔晓斌对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这一点,乔晓斌自己上学时深有体会,因此他更加下决心要在这些方面努力。学校开设自己的兴趣班,除去上课时间,放学后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学习,有书法班、绘画班、舞蹈班。乔晓斌还畅想着将来开设健身室,不仅方便体育器材的存放,还要在里面设置按摩椅,缓解教师们工作之余的压力,降低职业病的风险。没有一个想法不是为孩子们考虑,没有一次行动不站在老师们的立场,乔晓斌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地履行着职责。而他也相信,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也会慢慢提高。
  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岗
  1994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乔晓斌就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至今已快20载,他并不是没有想过改行,当时一起入行的同伴有的改行从商,有的改行从政,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坚持在这条路上走到现在,而乔晓斌就是其中一个。
  乔晓斌说,既然坚持下来,还是说明自己喜欢这份职业,那么就要更好地去做。虽然来到西马峪中心校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学校每一个角落都有乔晓斌的身影。他专门开辟了教学楼二楼楼梯对面的教室做会客厅,还将历年来西马峪中心校所获得的荣誉都裱在玻璃上,一方面做装饰,一方面保存了这些荣誉。他还准备对生源情况进行细化,确保学校留住生源。为了保证食堂的安全卫生,他每天早上都到学校食堂吃饭,确保旧菜剩饭不再上桌,他还专门制定了菜谱,省去了厨师的麻烦。为了让孩子们在宿舍住得开心,他还设立了宿舍一角,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贴到墙上……每一处细节,每一件小事,乔晓斌都希望做到最好,他说:“赶车放羊离不开自己,”但他并不专权,而是将权力下放给教师们。
  乔晓斌说,在这个岗位,就要做好该做的事,在位一天,就要站好一天的岗。他说:“教育的出发点是教师和学生,而落脚点必须是学生,教育必须要对得起每一个孩子。”他希望西马峪中心校的教师和孩子们都能教好、学好。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民族的希望。在我们现在的新时代,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如何把教育的作用最大地发挥出来就要靠每一位教师的努力。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有素质优秀的年轻一代,我们的国家就会有一个崭新的未来。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