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仆,也是诗人 ——读《东邬细语》有感 作者:洗 尘 时间:2013-03-31 次数:24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东邬细语》是曾在清徐担任过县长、县委书记的张春根所新著的诗集。深夜通读之后,我被作品中涌溢出来的浓浓诗情和丝丝心语所激动,所感动。《东邬细语》共编入作者230余首诗作,其中绝大部分是古体诗。这些作品是作者精心提炼、和律觅韵、集雅凝情的结果,也是他言志明心、真意抒怀、反映现实的心路历程。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一扫旧体诗通常的清风明月、花红草绿的借比兴手法,无论是写景、咏物,还是感时、叙事、寄情等所有篇幅都出自作者的真情实感,以情所至,有感而发,皆为自己心声的倾泻,觉无半点浮泛之作。诗作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其中很大部分是作者工作学习与生活的真实写照。从诗作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工作和事业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早年毕业于山西师院中文系,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他喜欢历史、文学,对诗词艺术情有独钟。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诗言情,诗启智,诗育人,它对于陶冶情操,加深人生和事物哲理思辨很有好处,我将属于自己的爱好持续下去。”
  作者于1996年初调清徐工作,担任县长和县委书记历时七年,在这本诗集中涉及清徐的诗作有20余首,都是以诗叙事,以诗发感,以诗寄情,真实地以诗抒发在清徐工作的经历和感受。他常说:“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他热爱清徐,始终以清徐人民的公仆履行自己的责任,为造福清徐人民而奋发努力,勇于担当,勤政尽职,为清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这些从他的作品中都得到生动的体现。他说“百姓是咱的衣食父母”,1996年刚上任不久,在他《百姓如天》的诗曰:
  “百姓如天高,勤政不言劳。权重不为民,轻如一鸿毛。”诗意简洁明快,豪气凌云,真实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他深入基层,关注民生,1998年去煤矿检查工作后激动地写下了《挖煤咏叹调》:“幽暗深洞钻山中,掏出乌金岭腹空。四块石头夹一人,多少黑炭血染红。地裂水漏田荒芜,父母含泪离乡走。做官当思民生苦,切莫短视害子孙。”当看到挖煤工人在艰苦的环境下为人民创造财富,他是在为工人们的生命安全担忧啊!
  他热爱清徐,说清徐是个好地方。他说:“清徐的财气在山,灵气在水,名气在醋,宝气在人。”他是指西山煤炭资源丰富,葡果飘香。“边山无树不摇钱。”他说灵气在水是指清徐水资源丰富,明珠东湖更是灵气十足。他的《咏清徐》曰:“梗阳古城东湖水,文源楼上阅古今,尧王观天分四季,魏子始封得县名,浓浓老醋香溢远,盈盈葡萄绿西岭,河汾四野地生金,天涯芳草总关情。”1998年9月1日,美丽的东湖重归清徐管理,回到清徐人民的怀抱,他为之激动万分,深夜即兴赋诗曰:“一湖清碧水,万朵荷花开,云飞高阔起,波动轻舟来。”清晨早起他漫步在风景如画的东湖公园,作诗曰:“荷风悦目赏晨曦,湖边漫步细柳垂。几只麻雀寻觅食,一抛银钩钓金龟。西岭东来浮峻影,文源阁起朝霞飞。东方一轮蓬勃出,满枝青翠绣城堆。”
  清徐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区,作者把三农工作当作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他写的《清徐农业歌》曰:“清徐农业,得天独厚。灵气在水,灵魂是醋。优质粮食,精品葡果。绿色蔬菜,规模畜牧。葡入平川,菜下河东。打响品牌,确立优势。调整结构,加工为重。产业融合,振兴三农。”当时是1997年,他为清徐的农业发展结构绘出宏伟而科学的发展蓝图和奋斗目标。时隔15年后的今天,这些宏伟目标已大多成为现实。他作的《春播》新诗是一幅鲜活生动的农村风景画:“铁犁翻开,大地之春,一粒粒种子,快活地钻入土垄。老牛的汗水,扑通通滴入土中,种子微笑着萌动,梦想秋天的收获,期待着子子孙孙。”他深入农家,访贫问苦,了解民情,在深山最远的山庄,他写下感人的《夜宿麦地掌村》:“远山访农家,小村落山间。林深山草绿,云淡风亦闲。杏甜沙金红,葡萄架连天。夜静山寂寂,恰似一年年。躬亲百姓事,勤政多奉献。”他从事农村工作多年,和农村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工作感言》诗曰:“亲历三农十四春,深感国兴农为本,偏爱乡村留行踪,更盼田野五谷丰。夜卧荒山扑林火,晨起查汛雨纷纷……”
  清徐1998年的文源路西进工程,是当时关系民生,关系县城交通的天字第一号工程。该工程在征地、拆迁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困难,作者当时作为工程的总设计、总指挥,以巨大的魄力决心和勇气,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调动千军万马,夜以继日地奋战,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工程圆满完成,给清徐人民铺成一条金光闪闪的幸福路。在文源路的开工仪式上他满怀豪情壮志,即兴作诗曰:“十里长街冲天起,千秋西岭紫气生,浩荡汾川日夜下,清徐腾飞众志城。”经过近一年的苦战,在工程竣工时他感慨万千,即兴赋诗:“文源一战西城开,万众欢呼动起来。三百日夜多苦劳,八千将士拔坚寨,十里阡陌变坦途,五颗明珠放异彩。大业宏图人民创,昂首迈向新时代。”
  作者对清徐老陈醋的科学发展,做大做强,倾注了许多心血,他的《老醋》之歌曰:“一碗老醋祛百病,酿醋自古数清徐。倾倒醋缸八百万,醋河远流九千里……”陪上级领导参观清徐宝源老醋坊后作诗《老醋坊》曰:“天露凝成入海缸,瑞气蒸腾紫色香。清源自古多圣水,人道宝源老醋坊。”
  从200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始,全县历史遗留下来的80余家焦化厂全部关闭,坚决治理污染,促进产业升级。作者时任县长,时隔数年,清徐经济总产量全市十县区排名第一。他在《世界环境日有感》诗中曰:“黑烟蔽日冲天际,焦油落地草木稀。今逢世界环境日,呼唤清风归来疾。土焦工厂都捣毁,促进产业大升级。自信经济会腾飞,绿水青山新天地。”1999年他根据多年在基层工作的实际经历,以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才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县域学社科理论专著《县域论》,得到相关部门和人士的肯定和关注,在他的《县域杂论》诗曰:“县域乃是国之基,秦皇是制延续今。保障民生排第一,行政管理求效能。郡县治则天下治,百姓安宁邦太平。神州九十属县域,强国固本壮业欣。”
  2001年初,他由县长接任县委书记,职位和职能变了,他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认为要想当好县委班子的好班长,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团结大家共同奋斗才能把工作搞好。他写的《独木难撑大厦》正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项羽骁勇称霸王,为何自刎乌江畔?诸葛妙计安天下,属军出征无大将。独木终难撑大厦,执帅旗者当思量。”
  读完《东邬细语》,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作者在清徐工作的情景,那些令人难忘的岁月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在今年1月18日举行的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上,太原市和清徐县荣获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示范市、县等多个奖项,作者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身份,代表太原市从省委书记袁纯清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牌。
  正如作者在《东邬细语》的自序中所说:“党给了我一切,因此,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始终是矢志不渝的情怀,为党和人民勤奋工作,是党性所系,责任所在,我认真履职,从不懈怠。”他实践了自己的誓言。从政,政绩赫赫,从文,文果累累,他是人民的公仆,也是一个具有责任感,讴歌真善美的诗人。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