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智慧照亮学生心灵 作者:岳娟娟 时间:2013-03-24 次数:13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人的思想是灵活多变的,那么班主任工作也无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要潜移默化地教育,以爱为起点,既要有父亲的严,又要有母亲的爱。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扎根教学实践,为了神圣的教育工作,为了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片绿洲。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兢兢业业地做好班主任工作;认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孩子心灵深处的那片绿洲得以开垦,让孩子心灵深处的每一朵花得以绽放。
  一、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往往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就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作为班主任,就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
  ①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讽刺的话语伤学生的心。教师对学生尊重,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②教师要有爱心
  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班主任要关心爱护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批评教育是“恨铁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才能更加爱老师。师生感情不断加深,才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当班主任不要光看到烦人的日常事务,还要看到教室里十几个活泼的年轻生命,要抽出一点时间,做一次家访,给家长捎去孩子最近在校做了些什么好事——微不足道的也无妨,这样能溶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冰墙”,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以情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严导其行
  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是做好后进生工作的根本。捷尔任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所以,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真挚的感情热爱学生,特别是热爱后进生。
  教育工作实践证明,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在感到教师真心的关怀后,是十分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的,后进生最缺少的也最需要的就是温暖和关爱。只要对他们从“爱”出发,主动亲切,平等相待,真诚友好,以情育人,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一个团结、上进、友爱的集体,充满热情与真诚。师生之间,都以诚相待,以友相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放得下架子,平时有空,常到教室或校园里与学生聊天,交流思想,增进感情,既然生为人师,就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处处为人师表。我经常找学生交谈,长则半小时,短则几分钟。这样形式多样的教育增进了师生间的信任和感情,也促使学生愿意向老师讲真心话、知心话,体现了教师给予学生的关心爱护。
  五、以爱为核心,真诚与学生谈心
  要了解学生,与学生谈心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最常用、最有效的途径。不过,与学生谈心,也得注意方法和时机,以爱为核心,真诚与学生谈心,才可能使师生间有真正的沟通,单一的说教与恰到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应注意谈话的技巧,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①开门见山法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成绩、思想品德必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对于班中品学兼优的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素质较高,承受能力较强,故他们对教师的指点和意见容易接受。他们有何不足,教师与其谈话时,就可以直接明了地为其指出,要求其克服不足,更上一层楼。
  ②循序渐进法
  当教师要教育一个成绩落后、纪律散漫的后进生时,首先应当明白的是:得有耐心,循序渐进。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必有其特定的原因,而且往往是某种原因较长时间影响的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教育后进生时有足够的耐心,多给后进生以时间和机会。
  ③抛砖引玉法
  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不妨把见闻或经历过的经验、教训说给学生听,使学生从教师的谈话内容中得到启发,并引出他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从而达到师生沟通的目的。这里所谓的“砖”指的是与学生不足之处有相关内容的事例,“玉”则是学生能从事例中得到启迪的道理。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