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30岁的年纪,1米6的个头,胖乎乎的身材,满脸洋溢着真诚笑容的小女人,就是杨艳茹。
这是一个为人爽快、热情大方的泼辣女人,这是一个在笑容背后藏匿了太多辛酸苦楚的坚强女人!她用短短几年扭转了贫困,创造了一个从洗碗工到小老板的传奇。
“不理想”的婚姻
一桩婚姻“理想”不“理想”,不取决于旁观者,而是亲历婚姻的当事人。
杨艳茹是孟封村人,因为是个独生女,从小是被父母含在口中、捧在手里长大的。19岁的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山西政法学校毕业。和其他女孩子一样,有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22岁时,她爱上了六合村一个比他大8岁的帅哥王俊发。可是,家里人却强烈反对:一是男方8个兄弟姊妹,家里太贫寒了;二是年龄比宝贝丫头大得多。“不行、不行!”父母的脑袋摇得像个泼浪鼓一样。艳茹却一意孤行,在父母的恼恨、埋怨、责骂当中,杨艳茹变成了王俊发的新娘。
没有鲜花、炮竹,没有宾客、婚车,只有一身新衣、一床新被和新租的30平米的小屋。贫困到什么地步呢?家里所有的钱加起来只够买一个馒头,王俊发心疼妻子,把馒头给妻子:“你吃,我不饿!我吃过了!”“不,你一半,我一半!你不吃,我也不吃!”但是,吃了这顿,下顿饭吃什么却无从考虑。艳茹说,记得那时,饿了就是喝水——是把自来水装进矿泉水瓶子,怕人笑话。
艳茹开始拼命打工,她可以兼两份洗碗工作,中午在这里,晚上去那里,累死累活一个月下来,能领到一千多元就高兴坏了。就是这样的苦难生活,杨艳茹从不抱怨,从不向父母诉说。她用一个宽阔的胸怀承忍并改变着这一切。
小女子嗅到了“商机”
在外打工时,艳茹的一双慧眼在盯着可能生财的机会,她的双耳在“搜索”着致富的信息。一次,她边洗碗、边听到吃饭的客人说:“眼下形势和行情都好,跑煤可能赚了……”艳茹听了,心里像看到了希冀一样,立刻回家和老公商量。老公认为没有钱,干不成!艳茹认为,别人能行咱也能!以前没有创业的思路,也不应该去借钱举债担风险,如今有个好的想法,就斗胆一次又如何?这可是“先机”啊,错过就没机会了!于是,她开始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最后,她说服了四叔,借来她一生弥足珍贵的启动资金——五万元!
就这样,她和老公东跑西颠,不会就学,不懂就问,边摸索、边实践。“我们坐过拉煤的车,拉粪的车,忙得一天有时只吃一顿饭。”一年下来,夫妻俩打了个经济翻身仗——掘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当她捧起那一沓沓钱时,这几年的艰辛、苦楚、白眼、歧视……统统化作滚滚的泪水淌走了!
创办自己的企业
随着孩子的出生、入学,一心想争气的艳茹决心把孩子好好培养。女儿喜欢跳舞,她从太原请来老师专门辅导孩子,没想到,她高薪聘请的是在太原拥有700多生源的舞蹈学校的校长!杨艳茹天生的“经济脑袋”,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要能办一所自己的舞蹈学校多好?或者是这个校长的“清徐分校”也好呀?她出技术,我出场地……于是她直接趋车去太原,和“校长”协商并达成合作协议,随后,又赶回清徐租房子、问场地……热情好事的艳茹从不觉得做事情烦琐,相反,她就享受这一件又一件处理不完的事情……2009年,位于南门工会体育馆的“舞妞妞”舞蹈学校正式开张了!
艳茹并不满足,她的“舞妞妞学校”的二楼是一家跆拳道,一来二去,艳茹又成了跆拳道的股东,重新更名为“山西光大跆拳道”。“合作也是创业另一种方式。一所学校是办,两所也是办,我很感兴趣教育培训事业。”艳茹笑咪咪地说。
“她还有一家‘汽修厂’呢!”与她合伙的马利女士“透露”。原来,艳茹在跑煤时,早就看中了307国道一块好地盘,她的汽修厂早已运营多时,并以出色的“钣金”工艺、优质的服务,赢得过往挂车司机的一致好评……
要为社会做贡献
如今的杨艳茹可今非夕比,那个曾经贫困得分享一个馒头裹腹的日子早已不复存在,钱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问题。有人问她:“房也有了,车也买了,还在殚精竭虑地苦忙什么?”她笑呵呵地说:“我享受创业的乐趣,想实实在在做些事,说句大白话:也为社会做些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