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林
塞罕坝森林公园,也称赛罕坝机械林场。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最北端,北邻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距承德市区190公里,是清代皇家猎苑的一部分。这是一处神奇的地方,在总面积为141万亩的土地范围内,其中森林景观112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独特的气候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自然景观:这里有连绵的丘陵,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和清代历史遗迹。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汇,自然与人文结合,汉满蒙民俗风情共生。堪称“夏季避暑,秋季观叶,冬季滑雪”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7年,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了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最美的青春》电视连续剧未播放之前,我对塞罕坝是陌生的,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通过观看36集电视剧和查阅资料,我了解了塞罕坝。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有“千里松林”,曾是皇家狩猎之地。1681年,清朝康熙皇帝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木兰围场”,包括现在的塞罕坝森林公园、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及红山军马场。每年秋季都要在此举行一次军事色彩浓厚的狩猎活动,史称“木兰秋狝”。在康熙到嘉庆的140多年里,共举行木兰秋狝105次。后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着森林植被屡造破坏,又造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以及连年山火。在新中国成立前,塞罕坝已经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光秃秃的高原荒漠,飞沙走石,直扑首都北京。
为减少沙尘暴的危害,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定林业部牵头,河北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坝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1962年秋天,369名第一代造林者,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皑皑白雪,在塞罕坝誓师,吹响了“向荒山要树”的战斗号角。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房屋,缺少粮食,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外,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三代人60余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它的建成,对于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3年9月14日早上7点半,我们一行乘大巴车从承德市出发,前往塞罕坝森林公园。一路高速,公路宽阔,车辆少,大巴车跑得快。9点10分,到达围场服务区,停车加油,大家上卫生间,活动一下腿脚。我花10元钱购买《木兰围场旅游图》一张,很高兴。新建的服务区风格独特,像庙宇似的。这里风大,越往北走越凉。赶紧上车,继续向北行。一会儿车下了高速,路过围场县城。这一带建设的不错,公路两侧绿化美化的很漂亮,黄色红色的菊花开得正艳。地里大面积种植的中药材——金莲花,喜获丰收,许多妇女们正在采摘。上午10点40分,大巴车直抵塞罕坝。在此我们重点参观了人工森林、月亮湖、神龙潭、滦河源头。留下的七星湖、白桦坪、点将台等,待以后有机会再去观赏。
大巴车载我们行驶在塞罕坝的景观大道上,路两侧绵延起伏的丘陵上,都是笔直挺拔的树木,枝繁叶茂,青翠欲滴,万木争荣,生机勃勃。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绿的郁郁葱葱,绿的遮天蔽日,绿的让人心旷神怡。晴空万里,白云如纱,空气清新,塞罕坝的气候,透着金秋的丝丝凉意,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近距离亲近大森林。这里主要种的是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路过塞罕塔,未停车,看了一眼,又查了有关介绍。塞罕塔位于海拔1700米的东坝梁顶,建于1993年。塔座高4米,塔身高42.8米,跨度21米,七层八角,仿古建筑。塔内设步行梯和电梯,能同时容纳约100人。该塔集森林防火瞭望、旅游观光、木兰秋狝再现、佛事陈列、坝上摄影等多功能于一体。登上塞罕塔,千里坝上,万顷林海,尽收眼底!
月亮湖是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原湖,外观形状似天上之月,湖面6000余平方米,水深达6米,是一处集森林、草原、湖泊为一体的自然景点。在蒙古族人们心中,太阳和月亮被尊为“神”。当天,艳阳高照,蓝天白云,我们沿着长长的木栈道在湖边游览。周围建有亭子、平台,造型别致的月亮湖雕塑等。湖水开阔清澈,碧波荡漾,野鸭戏水,不时还有鹭鸟从湖面掠过。远处青山绿树,真是一幅和谐的美景,这里是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主要外景地。
滦河源头是河北省与内蒙古的界河,此河名为“吐力根河”,是蒙语弯曲狭窄的意思。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停在公路边,刚一下车,便听见“哗哗”的流水声,走进一看,原来是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河。捧在手里的水,在阳光下清澈透明,用河水洗把脸,感觉浑身清爽。河道蜿蜒曲折,清澈见底。引滦入津工程完工后,时任水利部部长的钱正英曾到此考察,认定这里是滦河发源的主要河流之一,因此得名“滦河源头”。这里建有栈桥、观景台,许多游人云集于此,争相拍照。旁边有个人建的大石碑,上面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滦河源头”4个红色大字,我花5元钱让老伴给我拍照,效果很好。站在此地往北看,蓝天白云下,起伏的群山,辽阔的草原,蒙古包、牛羊散落其间;向南望,无边无际的林海,碧绿的湖水,植被丰沛,鲜花点缀,真是人间仙境!
从塞罕坝回来后,塞罕坝人的精神,塞罕坝的美景,塞罕坝的山山水水,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深深地刻在我心里。112万亩人造森林,最原始的造林方法,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攻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战胜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荒漠成绿洲的奇迹,就这样诞生,不仅让国人赞叹,就连外国人都啧啧称赞。挥手与塞罕坝告别,但塞罕坝的精神将伴随我的一生。
游塞罕坝森林公园
作者: 时间:2025-05-19 次数:61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