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灶台的幸福 作者: 时间:2025-05-14 次数:6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王艳娟
   春来了,春来了,春天终于来了,阳光不吝啬地调高了温度,驱尽了冬天留下的余寒,青草不遗余力地破土而出漫山遍野地生长着,给山川换了件新衣裳,柳芽矜持地解开绿纱巾露出朦胧而迷人的笑颜,桃花儿开了,杏花儿开了,丁香也不甘示弱地挤破了花骨朵,羞答答地望着这个春天!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孩子们坐上了玩具火车开心地游荡在小区院子里,车轱辘的轰鸣声伴着水池喷泉哗哗的流水声,整个儿院子焕发着活力,整个儿春天也充满了生机。熠熠生辉的阳光洒在池水里,波光粼粼;洒在喷泉的水柱里,五彩斑斓;洒在人们的身上,温和舒适。春,就这样柔和地来了,在池边燕子低飞处,留下了喃喃春语,在枝头繁花盛开处,留下了芬芳馥郁,在亭台廊榭处,留下了安详吉庆。
   美好的季节里,总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或独自一人畅游春路,或三五成群结伴春游,或走亲,或访友,抑或不出门翻翻旧照片,读读记忆里的故事,在春天里,驻足停留,轻抚时光的柔美与舒适。带上一份美好的礼物,带上一份春天的期盼,在鸟语花香的路上,细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品咂四季轮回里生命的可贵。
   驱车40里,从县城到乡村,来到了生我养我的家里,推门而入,拾级而上,透过干净明亮的窗玻璃,看到了红艳艳的绣球花,浓艳欲流,一朵一朵地竞相开放,挤满了窗台,也堆起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
   母亲年已古稀,其貌不扬,却心地善良,为人和善,内心坚强,一生忍辱负重,勤俭持家,经过岁月的磨砺,她的性格愈坚韧不拔,文化不高,但为人处事中处处透露出为他人着想的智慧。母亲的一生,吃着粗茶淡饭,却能嚼出菜根的香。她爱养花,凡是让她养着的花都能枝繁叶茂,该开花儿的开花,不开花儿的开枝散叶,都散发着生命的色彩。
   母亲在厨房不知忙碌着什么,听到我的脚步声,探头望向窗外,笑语堆满了皱纹划出的沟壑,说:“娟娟回来了!”父亲也从里间走出来没言语,只是走过来靠在灶台和我笑,我和母亲一起坐下来包饺子,一人擀面皮,一人包馅儿,父亲忙前忙后,一会儿递面团,一会儿冰箱里取东西。人,一坐到父母面前,无论你年龄几何,都是被关爱的孩子,无论你在外打拼是否顺心,都能被父母捋顺那条或傲骄或自卑的心绪。
   和父母聊聊天,聊聊自己有白头发了,聊聊儿子有工作了,聊聊生活中的快乐,日子里的艰辛,问问他们身体可安康,饭量可还大,田里忙碌甚营生,闲遐的日子里去哪玩儿。我望着父母那被阳光晒得黝黑的面庞,笑语声里,感觉到他们日子的安详,无病无灾,无恐无惧,四季丰衣足食,儿孙绕膝常开怀。
   三姐妹不约而同地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都回了娘家,母亲的饺子包完了,规规整整地放在灶台上,不慌不忙地洗了手,换了衣服,看她是准备出去置买午餐下酒菜的样子。我是动了主动去买的心思的,因为她年老了,没什么经济来源,但却未付诸行动,任由母亲自己去买。我想,她年老了,还有能力,还有给孩子们一个幸福人家的能力,这是她最大的成就感,这个机会不要剥夺,哪怕以后再补尽。
   一桌子丰盛的午餐摆在了桌子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我说:“妈,你也来吃”。只见她一人搬一条凳子坐在灶台前,认认真真搅动着锅里的饺子,她说:“你们快吃,我煮饺子,这活计不能捎伴”。我说:“妈,你还有待客的能力。”她说:“是了,守着灶台看你们吃饭,我就很开心。”
   姐妹们吃着聊着,母亲守着煮着。她守着灶台煮饺子,莫不是守着她这一生的幸福,守着她这一生艰辛过后的甜美?莫不是守着她这一生的安心与平淡?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