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林醋业:用创新密码解锁老陈醋产业未来 作者: 时间:2025-04-25 次数:26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图为紫林醋业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食醋检测
   目前,紫林醋业正全力攻关第五代食醋酿造技术——智能化发酵车间,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推动紫林醋业从“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跨越。
   2025年开局之际,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林醋业”)捷报频传:企业主导品牌“紫林”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成为食品行业“时代优品”;旗下“党参黄芪醋”“苦荞杜仲叶醋”等药食同源创新产品持续热销,巩固了作为国家药食同源试点企业的标杆地位;自主研发的“老陈醋智能化酿造一体机”以高效稳定的生产效能,推动传统酿醋工艺迈入数智化新时代。从传统作坊到现代化智造,紫林醋业用创新密码解锁老陈醋产业的光明未来。
   从非遗传承到行业龙头
   走进紫林醋业厂区,一辆辆大货车依次排队装货,一箱箱老陈醋被运送到全国各地……紫林醋业副总经理闫裕峰介绍,公司生产的山西陈醋已经连续六年全国销量第一。
   2000年,非遗传承人罗建纯创立紫林醋业,以“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的信念,开启山西老陈醋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创业初期,紫林醋业以手工酿造为核心,坚持“蒸、酵、熏、淋、陈”五道古法工艺,82道工序的精雕细琢,成就了“酸、绵、甜、香、鲜”五味一体的经典风味。凭借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企业迅速崛起。
   如今,紫林醋业已发展为拥有十大系列、数百种产品的行业巨头,产品远销36个国家,连续6年蝉联全国陈醋销量榜首,成为山西老陈醋从地域品牌迈向国际舞台的核心力量之一。
   数智化破解千年技艺难题
   在紫林醋业酿造车间,没有传统醋厂里呛鼻的酸气,30台不锈钢机器一字排开24小时工作,几名工人不时查看数据。这是紫林醋业研发的“老陈醋智能化酿造一体机”,可以将老陈醋“蒸、酵、熏、淋、陈”五大工艺中的“酵、熏、淋”一并完成。
   传统酿醋工艺中发酵周期长、环境依赖度高、标准化难度大,紫林醋业以科技破局,联合高校研发“老陈醋智能化酿造一体机”,将原来的开放式自然发酵提升为智能控制的发酵罐完成醋酸发酵、熏醅和淋醋三个工艺环节,发酵周期缩短一半以上,产品质量优于原有工艺,同时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传统酿醋依赖老师傅的感官判断,而紫林醋业研发团队通过数万次实验,将温度、湿度、微生物活性等关键指标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模型。“将老师傅的经验、技术数据化,实现自动感应和调控,产量总体提升了10.2%,产品质量更加稳定。”闫裕峰说。
   目前,紫林醋业正全力攻关第五代食醋酿造技术——智能化发酵车间,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推动紫林醋业从“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跨越。
   从调味品到健康消费品
   走进紫林醋业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葛根老陈醋正在有序研发中。
   紫林醋业跳出“醋=调料”的思维定式,以功能化、场景化拓展消费边界,联合山西大学开发的“苦荞杜仲叶醋”经动物实验证实具有降血压、抗氧化功效,“党参黄芪醋”融合药食同源理念成为大健康市场爆款。此外,醋雪糕、醋咖啡等跨界产品,更以年轻化形态让传统醋文化焕发新活力。
   科技创新是紫林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企业构建起“实验室+高校+产业链”的立体研发体系,为行业技术进步提供强力支撑。
   2022年,紫林醋业牵头成立“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可精准解析食醋中200余种风味物质,为品质调控提供数据支持;联合江南大学建立国内首个醋酸菌基因库,鉴定出32种功能微生物菌株,开发出"梯度控温发酵系统",新工艺将传统三年陈酿周期缩短至18个月;开展航天育种项目,经历12次太空搭载的“晋粱9号”高粱,使出醋率大幅提升。
   紫林醋业董事长罗建纯表示:“守住老味道,离不开新科技。”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化工厂,从调味品到健康消费品,紫林醋业的创新之路,成为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李新苗杨哲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