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1
李玉婷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我们家的读书习惯养成,就是从亲子共读开始的。
阅读,是陪伴的一种形式
我自己并不是一个特别爱阅读的人,所以同班的家长问我,为啥RB那么爱读书认字?不知道是不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现在回想可能是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用故事机播放故事,都知道阅读好,所以我会“强迫”自己和他爸爸给他讲绘本。后来我发现,他好像习惯了阅读,虽然他有时候并不坐在旁边认真听,但是不认识字的他总是会纠正出我故意读错的字,有时我很排斥给他同一本书读N次,会偷偷的一下翻过好几页,或者把手机藏在书的夹缝里偷看,他总会皱起眉头说:“妈妈,你读错了,少了什么什么的句子。”我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总会让他抓狂。
后来的我也在反思自己,都说阅读是陪伴孩子成长最温暖的礼物。后来的我也给自己买了很多的书,会陪着他一起读书,希望能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如今他已经快上一年级了,学业逐渐繁忙,但每晚洗漱之后,我们依旧坚持共度温馨的亲子阅读时光。最近发现,这个阅读习惯竟也改变了调皮的二宝,他也会学着哥哥的样子拿起一本书,装模作样、咿咿呀呀的读着。不仅是我们教育孩子,更多也是孩子改变了孩子。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深度交流。而我选择用阅读来填补这段空白。晚上洗漱之后,我们都会一起翻开一本书,有时是经典的童话故事,有时是科普读物,甚至是一些有趣的漫画。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是妈妈,更是他的朋友和伙伴。我们一起探索书中的世界,一起讨论故事的情节,一起感受文字的力量。正如苏轼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希望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地培养出他优雅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吧。
阅读,是成长的阶梯
阅读不仅仅是消遣,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通过阅读,我发现他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理解他人的感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经常会有老师满怀笑意地与我分享RB在幼儿园里的欢乐篇章。记得有一次幼儿园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前来参观的领导们。他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走进教室时,一个活泼可爱的小身影RB出现了,他主动站了出来,担当起了小小讲解员的重任,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用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声音,将班级的日常作息娓娓道来,每一个细节都讲述得清晰而生动。不仅如此,他还带着大家穿梭于教室的每一处角落,对每一件教具都如数家珍,讲解得头头是道,仿佛每一件教具都藏着无数有趣的故事,等待着他去一一揭开。
RB的表现,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为之惊叹,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眼中满是赞许与骄傲。或许,这正是平日里他善于阅读、勤于思考的结果吧,丰富的语言与敏锐的感知力,让他能够如此自信地站在众人面前,分享他所热爱的这一切。
记得还有一次,他在学校遇到了一些困难,情绪很低落。那天晚上,我们一起读了一本关于勇气和坚持的绘本。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许多挫折,但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读完故事后,他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明白了,只要不放弃,我也一定能做到。”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阅读的力量。正如《论语》中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不仅让他学到了知识,更让他学会了思考。
阅读,是亲子情感的纽带
亲子阅读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我们亲子之间情感的纽带。每当我们一起读书时,他总是依偎在我身边,专注地听着我朗读。有时,会突然打断我,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分享自己的想法。这种互动也让我感受到他内心的成长和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通过亲子阅读,不仅让他爱上书籍,更能拥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未来的社会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些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的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阅读就是人生中的“源头活水”,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和智慧。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做任何事儿,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能急于求成。我始终相信,用心去浇灌,我们的孩子,才会努力去成长。花开的过程,也许会慢,但依然相信:我们的坚持,终将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