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翻明
石履山老师,自幼便深谙“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谛。凭借天赋爱好、超群记忆力,在文化艺术领域默默耕耘数十载,勤奋钻研,终成为清徐县、乃至省市文化界备受尊敬的名人。
岁末年初,石老师受邀为清徐老年书画协会讲授诗词。他以饱满的热情与谦逊的态度,为协会会员们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我有幸聆听石师的精彩演讲,深感震撼与启迪。石老师虽已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知识渊博,令人敬佩不已。其讲课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石履山老师的讲课特点鲜明: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石老师登台便言明,广义上的诗文,包括电影、戏剧、小说等,皆需围绕“景”字抒发情感,阐明道理,以感染读者、观众,达到潜移默化或警示教育的目的。
二、巧妙铺垫,引人入胜。在这次授课中,石老师并未直接谈及诗词,而是讲述了一系列看似无关的故事,如鲁迅的《祝福》及一位年轻理发师不慎刮掉老农民长命胡须的趣事。这些故事虽与诗词无直接关联,却为接下来的内容作了绝佳铺垫。
三、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石老师身材高大粗胖,却言辞幽默,平易近人。在本次授课前,主持人介绍石老师时,他打断道:“没有请这一说,都是伙计们自己人,只要说一声我就会来的。”此言一出,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四、记忆惊人,引经据典。授课中,石老师信手拈来经典故事与名家名句,警句格言、农谚顺口溜等信手拈来。他还能大胆修改原文原句,如将《二泉映月》中“泪已尽”改为“泪已枯”,使诗句意境更深,韵律更佳。
五、姿势助说话,自然得体。石老师讲课时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形象生动。他仿佛一位电影演员或戏剧演员,在课堂上尽情演绎,令人如痴如醉。
六、见解独到,标新立异。石老师授课紧扣主题,围绕中心,用简便方法提纲挈领,高屋建瓴。他讲解诗词知识时,概念清晰,通俗易懂,使诗的主题在矛盾中达到统一。
七、口若悬河,风趣幽默。石老师在课堂上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的言辞风趣幽默,句句精巧。他追求“土而俗,雅而精”的语言境界,令人赞叹不已。
他的讲课字字珠玑,句句精彩。正如老年书画协会王振威主席所言:“石履山老师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件件出彩,是清徐县乃至全省文化界的翘楚。”
洒向人间都是爱
——聆听石履山老师诗词讲座有感
作者: 时间:2025-02-24 次数:80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