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作者: 时间:2025-01-17 次数:6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王苗苗
   在中国人心中,春节有着千斤般的分量。很多人为了工作,背井离乡,漂泊在外,与亲人聚少离多,在外拼搏了一整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春节能够回家过年。
   春节将至,许多人会不远千里,从一座城奔赴另外一座城,只为赶上除夕夜的那顿团圆饭。
   我们这一生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回家过年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想到上大学的时候,每次放假回家,父母都是守在门口,等着那句:“爸,妈,我回来了。”
   逝去的岁月好像从未走远,只一句话,就让一切都涌现在眼前。
   也许这就是我们不管在哪里,过年都要回家的理由。因为最暖的记忆在那里,最牵挂你的人在那里,不管多晚都为你点亮的那盏灯在那里。
   亲人等着,菜在桌上,热气腾腾。
   你风尘仆仆地回来,便是最好的年。
   墨香春联 浓情年味
   春联,这一承载着中华历史民俗风情的文化瑰宝,有着许多别称,诸如“春贴”“门对”“对联”“对子”“门贴”“门联”等。贴春联,是中国民间春节前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每至年关将近,不论繁华都市,还是质朴乡村,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两侧郑重地贴上崭新春联,在红底黑字间,以对仗精巧、言简意赅的文辞,挥别旧岁,迎接新春,勾勒出美好生活的绚丽图景,抒发着心中那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外公的毛笔字写得特别好,自然写对联的事,每年都由外公承包。外公会提前买几张大的红纸,回家后对折几次,然后拿着线,让我拽住线的一头不动,他拽住另一头,慢慢将红纸割开,我特别喜欢听线拉开纸的声音,那也是童年乐趣之一,我有时候会趁着外公不注意,偷偷拉那根线,等他发现时,我就会开怀大笑,外公会无奈地摇摇头,随后看着我笑。等红纸准备好后,外公就会放到桌子上开始写对联,只见他大笔一挥,片刻功夫,一副对联就写好了。字写得苍劲有力、行云流水,每副对联对仗工整,但各不相同。写完之后,我会整整齐齐地晾到地上,等墨水干了之后,外公会让我带回家拿给母亲。
   回到家,我会和母亲把旧的对联撕掉,把墙面擦干净,再把外公写的新对联贴上。贴春联前首先得做浆糊,在一个颇具年代感的炒瓢里面加上适量的清水,将面粉一勺勺的舀到瓢中。炉火保持大小适中,边加热边搅拌面粉,待到面糊中央不断产生气泡炸裂开来,用勺子舀起由低至高拉出延绵不断的细线,浆糊就做好了。母亲做的浆糊恰到好处,不稠不稀,冒着腾腾热气但从未糊过锅。浆糊做好后拿到院子里,母亲站上去刷到墙面上,再把对联对齐贴好,刹那间,春节的味道便在门扉间氤氲开来。
   贴春联不仅是一种年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宰羊迎春 其乐融融
   小时候,生活条件并不像现在这么好,每到除夕的前几天,爷爷才舍得把他养了一年的羊宰上一只过年吃。那时,农村的大院子还在,羊圈也在,里面圈着温顺的绵羊和活蹦乱跳的小羊,总共有四只。每次宰羊,爷爷都会叫上我老二姨夫,他宰羊比较专业,他们会挑养得最肥的一只出来宰。先是把羊放倒,将它的三只蹄子绑在一起;然后老二姨夫单膝着地,用另一只膝盖压住羊的上半截;最后左手扬起羊头,右手拿刀顺势捅进羊的喉部,放完羊血后,接下来就是剥羊皮。老二姨夫在羊的后腿上刺开一道口子,然后用嘴向里头大口大口地吹气,他的脸鼓作两个大包,额头累得渗出了汗珠,羊肚皮也像气球一样被吹胀了起来,四脚朝天,似乎快要飘起来似的。羊皮被吹胀后,老二姨夫便直起腰拿起磨刀石,把刀在上面嚯嚯嚯地磨上好几下,然后就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开始剥羊皮。这可是一个技术要求很高的活,刀下得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杀好的羊经过剥皮、去内脏、清洗等一系列处理后,便被分割成一块块鲜美的羊肉。这些羊肉可以用来炖汤、烧烤、炒菜等多种方式烹饪,每一种做法都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在杀羊后,奶奶会把羊肉、羊蹄、羊肉片儿汤做好,我则站在锅台边,紧紧地盯着锅,闻着那飘出的香气,不知不觉中口水已经流了下来。这时,奶奶便会掀开锅盖,用筷子扎出一小块肉放在碗里,我伸手就拿,顾不上烫嘴,狠狠地咬下去,那种感觉一直留在记忆里。
   过年时吃羊肉,不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寒冷的冬天,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不仅能驱寒暖身,更能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同时,羊肉也象征着团圆和富足,寓意着来年生活更加美好。
   外出营生的人们,身上穿得光鲜亮丽,像候鸟一样从四面八方纷纷往回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响亮而真切。
   过年的意义,无非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备上一桌好菜,洗去一年的风尘。无论人生有多少风雨,不管你身在何方,家永远是等你回来的地方。一锅饭,一勺汤,一家人,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平凡却又幸福的日常。不管过去的一年怎样,只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接下来的生活,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一句“我回来了”,就是最好的年。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