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制醋 历史传承 ——探寻山西醋业精英与醋的奥秘 作者: 时间:2024-12-25 次数:14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杜润生
   醋的醇香,蕴含着匠人的真心与专注。它在特定的环境中静静地发酵,不受外界干扰,安心存在。然而,这个环境并非完全封闭,它留有一扇门,既能让人们进入探索,也能让产品走出,服务于更多的人。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2024年,为推动山西食醋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酿醋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晋醋行业职业序列,并弘扬晋醋工匠精神,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与山西省醋产业协会联合开展了第一届“晋醋大师”评选活动。在这次评选中,我县制醋行业的五位杰出代表:李圣云、刘长峻、王强荣获第一届“晋醋大师”称号,郭俊陆、王云发荣获第一届“特聘晋醋大师”称号。他们的成就,都是千万滴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他们的产品,在运往各地时,都离不开售货计量中的“斤”。
   多年来,关于谁是山西醋业先驱的问题,众说纷纭。据清顺治年间的《清源志》记载,尧城(位于县城东南约三十多里处)的无梁殿历史悠久。据说,尧帝曾在此建都,他接到了天文官员羲中、羲叔、和仲、和叔四人的书信后,十分诚恳地让他们尽快深入研究天文历法,并参考了《竹书纪年·尧帝陶唐氏》中的记载。
   经过他们的刻苦努力,他们对植物中的蓂荚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根据这一系列反应和白夜的温差,以及连续几日的观察,他们研发出了春、夏、秋、冬与大月、小月的历法计算。
   在四人骑马游察时,其中一人将蓂荚叶含在嘴里,发现它酸甜可口,十分解渴。于是,他们一同下马寻找这种草,最终发现它不仅可以解渴,还可以作为农耕田间的美味,甚至在饭菜中添加也能增添风味。这种草在尧城的东北、西南的官道上最为常见,面积大、扎根深,想必是受刮风和河流的影响。尧帝认为这种草是瑞草,并对酸的味道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关于酸味的研究,至今仍然被人们所关注。比如,为什么有些植物含酸?为什么人有时候因吃食不当而呕吐物发酸?为什么饭菜存放时间长了会发酸?为什么果子有甜有酸?为什么酿酒过程中培养料不注意时会发酸?
   1938年的夏天,在清源一家名叫永太泉醋浆坊里,我父亲杜仁英和五六个伙计正在忙碌时,突然听到了日本军的炮声。他们惊慌失措地离开了这里,为了生存,经人介绍,父亲去了尧城的瑞香醋浆坊工作。
   醋浆坊位于尧庙前的一条宽敞大街的中东部。那时,每个行业都供奉着有关的神灵以保佑一切顺利。瑞香醋坊也不例外,在正房账桌后的书架上供奉着一位金光闪闪的神灵像,她盘坐在殿内,双手捧着一口小坛,下摆着各种精制的供器。然而,我们从未见过这里的主人和全家,人们只是称他为管家。
   父亲第一次在瑞香醋浆坊过春节的前三天,他遭遇了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他听到大门外传来马叫声和马车声,看到十几个人身着体面地提着大包箱前来。他们经管家迎接后,先跪在神灵面前祭拜了一番。然而,正月初三那天早上,父亲刚进了尧城村就听到了枪声。据说是因为醋浆坊里有地下八路军被汉奸出卖后,日本兵来此寻找并相互开枪。大约两小时后日本兵才开走。父亲进了醋坊一看,发现两人被日兵枪杀,血流满地,其中还有一人是在此干活的小名叫二宝的工人。从杆堆里出来一个工人慌慌张张地告诉我父亲:“不好了,账房里的小神庙和神像都被拿走了,管家还死在屋里呢!”院子里的醋浆缸被打破,醋液流满院子。父亲他们又失业了,后来又带着家人到了东罗村安家,并在耿大发醋坊工作。
   1963年,我父亲由农业合作社分配到孟封人民公社的醋坊工作。当时所用的工人有来自不同村庄的人。前去工作的第二年农历三月三日是尧城的庙会。快到中午时,一个工人赶着一辆毛驴车让大家坐在车里前去赶会。在路上,我父亲给他们讲起了上述的故事,当时我10岁,也坐在车上。
   到了会场后,我们每人吃了一碗由孟封人民食堂出摊的老陈拉面,上面浇着他们产的食醋。饭后我们又去了当时我父亲工作过的瑞香醋浆坊处看时,发现已经翻盖成了民居。我们抬头向北看,正是瓦顶像飞翅、红柱像腿、中牌像颗头、下门像张嘴的尧庙(无梁殿)。我们边走边看边谈,其中西罗村的东林给大家讲起了关于“瑞香”二字的故事。
   他1960年前后在东罗村读书时,学校的老师李文玉是尧城人,时五宁是东罗村人(大家都叫他五先生)。他二人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关系相当好。李先生还有个本领是会中医、用草木汤治病。他对学生们讲的历史故事津津有味,其中也讲到了尧帝研发日历和制酸的故事,还提到瑞香醋浆坊原是一个草药门店,后来的醋浆产品在官道上销售得很好,远销各地。
   东罗村的时老师生了个女儿,李老师主张给她起了个“时瑞香”之名。其他人不说,单让李老师认为这个名字有前有后、有骨有肉。晚年的李文玉老师在周围的十里八方医疗界很有名气,对草药研究更加深入。可惜,后人没能继承他的事业,也不知“瑞香”的前情是什么。
   中草药与醋在保健方面既安全又方便。东罗村的名老中医时羡义,在解放初期家养蜜蜂、晾晒草药、自制药物,他在生产期间手拿劳动工具、身背医疗包,在田间地头都能为社员们治疗疾病。尤其是他包里装的一个小瓶里装满醋液,让在地头干活头皮发痒又掉碎皮、脚跟发白的社员们使用后恢复正常,终生不忘。老时还将技术传授给了大女儿(当时手工业管理局保健站医师时青梅)和女婿(当时妇幼保健院长郑春庆)。
   他们在2003年非典期间,主张用食醋蒸发技术对抗病毒,得到了民众的好评。
   现代化的酿醋业不仅产量大大提升,还研发了大量与生活保健相关的产品。让我们在探寻山西醋业先驱的同时,继续为传承和发扬这一瑰宝而努力吧!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