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柿子红 作者: 时间:2024-12-18 次数:1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王树芬
   又是一年秋风劲,摇落了苟延残喘的秋叶,人们在阵阵寒意中深味了大自然的眼色。天地肃穆,万物灰黄,枯叶落尽,露出了晚熟的柿子,它以一抹鲜红点亮了暗沉的秋冬,妖艳而倔强,让人在瑟瑟寒风中感受到一丝暖意、一点明媚。
   对柿子有清晰而亲切回忆的时间,大约有十几年。
   最初的记忆,停留在儿时,是过年时供桌上挂着白霜,咬开后甜丝丝、黑乎乎一团的柿饼,口感不错,但印象不佳。忽而有一年,在应季的秋天,鲜红的柿子扑面而来,满目皆是,柿子这个物种拓展了新的地盘,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活化了自己的形象。这物种非常亲民,不加节制地野蛮生长,压弯枝头。
   儿时生活困顿,父母维持生计尚且艰难,给孩子们提供水果,丰富营养,根本就不在父母的认知概念里,吃饱穿暖,已经是他们能给诸多孩子最大的庇护。儿时对水果的概念,仅限于苹果和梨。父母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年终时大队会按人头给每家每户分些苹果和梨,我记得当年是每人各一斤,尤为清晰的是,分到的苹果和梨全都个头不大,有些还有斑块结痂,属歪瓜裂枣系列。即便如此,母亲在水果拿回家给我们尝鲜后,便要想方设法地将这些东西藏起来,否则在过年祭祖时,可能连给祖宗上供献祭的数目都不够。哥会翻箱倒柜,掘地三尺地找这些苹果和梨打牙祭。为避免母亲的数落,哥会隔三差五地给我一个,间或拉上我一起作案。懵懂而只顾嘴的年纪,对哥的贿赂毫无招架,不亦乐乎地参与作案。母亲也因此无可奈何,呵呵作罢!将水果藏的更严,用“祖宗没有供品吃会掐偷吃小孩的鼻子”来恐吓,然而也只是吓住了胆小的我,哥根本不担心他的鼻子是长是短,存在与否!
   生计艰难的时代,物质贫乏,关于食物的记忆大多是灰色的。老院子盖了新房,拆掉了东西房,院子里敞亮起来,父亲在母亲的强烈要求下,在院子里栽了一棵枣树,一棵柿子树,母亲说她忘不了果木成熟时孩子们望着别家果树巴巴渴望的眼神!
   后来,柿子年年火红,枣子年年青脆,参与到成人世界的我们却淡漠了对这些食物的渴望。
   再后来,柿子于我而言,已不再单纯是一种食物,更多的变成了一缕牵挂,一丝温暖。几乎每个秋天,我隔三差五地就会收到朋友们的消息,“下楼过来,拿点柿子”“在么,给你送点柿子过去,已经揽好了,直接能吃。”“伙计,新品种,这种柿子可以摆在客厅当装饰,你拿几个,给家里增点色彩。”是的,客厅电视柜边现在就放着朋友给的几个好大的柿子,“柿柿如意”在我家具象化了,鲜亮的红色似乎确有一种魔力,莫名点亮了人生活的热情,给我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更让我在这冬日之中感到了融融的暖意!人到中年,万事羁绊,牵挂别人是一种责任,被人牵挂却是一种幸福。我庆幸自己有能力牵挂别人,更幸福于自己被人牵挂。岁月翩跹,几经过滤沉淀而在人心中占据一角,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份被人放在心头的惦念,让我深感友情的珍贵!想起许久未联系的好友说过的一句话:“祝福未必常有,牵挂一直都在,天涯一角,各自安好!”亲爱的朋友:凛冬将至,记得添衣,保暖防寒!
   前段时间,去朋友的哥哥家去摘柿子,大哥知道我们是一群“四体不勤”的人,已经给摘了满满的四箱放到了墙边。然而,吃现成的固然省事,自己摘却更有味道,出门来不就是想动一动吗!于我们而言,这是劳动,更是愉快的放松。几个人有说有笑,有的站到梯子上摘,有的在下面拿筐子接,且告诫摘柿子的要小心一点,别连柿带枝地一起往下拽。前年去时,就给大哥的柿子树拽掉了好几条枝干,给大哥的院子造得一片狼藉,还好大家都比较自觉,摘完后一起把垃圾都清理掉了。嫂子热情地准备了饭菜,还包了饺子,炸了油糕,自己地里长出的无公害食物吃得安心而又暖心,一度让人有农家乐半日游的感觉。我们高赞嫂子的厨艺,戏谑嫂子完全可以考个厨师证,开个小饭店,弄个“小饭桌”,必定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几天后,朋友晒出了他摘回去的柿子,这些柿子已经从堆变成了串,一个个被削去了外皮,拴住了柿蒂,齐整整地挂在窗头的晾衣杆上,阳光融融地洒进来,映衬着干净整洁的家,温馨温暖而又烟火气十足。我设想,这样的房子,阳台放一个躺椅,铺上绒绒的毯子,一杯清茶一卷书,在这样的冬日安卧其间,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达不到“六一居士”的境界,但这片刻的休闲与宁静,一夕安寝,不正是俗世奔波的我们所向往的温暖吗?
   母亲喜欢的食物中柿子能排的上号,她常常嘲笑自己不上档次,就喜欢吃些地瓜土豆、山楂酸杏、柿子脆枣等这些产量很高、价钱便宜的食物。我也清楚的记得父亲说过“你妈好养活,留出一小片地,种上土豆、红薯,地边上溜几颗南瓜籽,秋来一割一收,装筐回家,你妈一年的吃食就有了。”即便现在,母亲一个人的时候,也喜欢将土豆切成片、条、块,或蒸或煮,撒一点盐,加一点辣椒面,淋几点香油,便做成了一顿饭,母亲吃得津津有味!经济艰难的年代,父母靠着这些土豆白菜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养活了一家老小。成年后自己做主的年代,我买菜做饭一度拒绝土豆和白菜,它们在我年少时的食谱里出现频次太多,最终留给了我极其恶劣的印象,这种恶劣的印象直到近些年才有所改观,尽管现在我知道它们营养丰富,但我固执地认为它们“身份卑贱”,上不得台面!
   后来,柿子参与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对物质要求不高的母亲生活多了一样美味,柿子以它的甜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幸福。年岁增长,牙齿渐落,脾胃变弱,母亲近年对柿子已经是望而却步了,偶尔吃一个尝鲜解馋。母亲脾胃差不敢吃,我也因柿子的寒凉而戒了嘴。去年,朋友和哥送来的柿子我是一个都没敢吃,这些柿子最终的结局是烂一个扔一个,几乎全去了垃圾桶。
   今年,邻居大爷的柿子又丰收了,喊母亲去收点柿子。几个年长的大爷大妈站在树下仰天接果,谈笑风生,艳阳高照,没有半点秋冬的寒意。母亲的笑容烙进了我的心,幸福在这一刻定格!
   母亲不想浪费,拿回来的柿子也是东问西问,谁要就给点。剩下的拔了柿蒂,削皮做了柿饼,然而却没有压扁,剪了几个纸壳,做成了简单的容器,铺上一层干净的纸,将清理好的柿子像饺子一般整齐地排放到纸壳中,在阳台上晾晒,胖嘟嘟、明晃晃的闪着光,咧着嘴憨笑。母亲或多或少每年都要做一些,我司空见惯却见而不厌,母亲的干净整洁我已领略多年,艳阳下红彤彤的柿子以真实的存在告诉我;我依然是那个幸福的孩子!
   时代进步,我们少了以前的艰难,却也同样少了以前“冬藏”的闲适!围炉取暖,嚼一口柿饼,在冻满窗花的玻璃上哈口气画画的日子终究是一去不返了!稍有感伤,却并不遗憾,毕竟,眼下的幸福是我们少时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岁月苍茫,步履匆匆,愿你我始终能保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陆游说:“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瓦上霜”。我没有陆游独领风骚的诗才,却一直有一颗寻美的探索之心。秋走了,冬来了,或许寒冷,却别有风味,穿着厚衣服“猫冬”的同时,亲爱的朋友,许你“柿柿如意”,许我们,那蜷缩在身体深处的灵魂能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之中,与冬共舞……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