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瘦尽,暮秋作别。
光阴的脚步匆匆而过,转眼又是蔬菜尽收、粮食入仓的时候。大街上、菜市场,各种萝卜、芥菜、洋姜,红的、绿的、白的,堆积如山,成为一方霸主。
每当这个时候,便是腌咸菜的季节。在当地,芥菜也叫芥疙瘩。这芥菜疙瘩似乎除了腌咸菜没啥别的用途,所以自然而然地扮演了主角,扛起了腌咸菜的大梁。
首先将芥菜洗净擦丝,做芥辣丝;切片焯水,做芥辣片;切成数块,做“芥疙瘩”老咸菜。芥辣丝有两种做法:可拌辣椒面油炒,也可拌芥辣面油泼。味道独特,专享那种辣味丝丝入扣、钻鼻子的感觉。
芥菜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当地所说的“黄菜”。芥菜擦成“扁平”丝,装入容器使劲压实,再加入开水密封即可。这种菜为什么叫“黄菜”?我想是因为开水烫后颜色泛黄,故称作“黄菜”吧。
本地还有一种特别的咸菜,叫“茄娃”咸菜。就是茄子下季拉蔓子的时候,那些来不及长大的拳头大小的小茄子、“茄娃娃”,用来做咸菜,就叫“茄娃”咸菜。其做法就是茄娃蒸熟,佐以蒜、醋、盐,油泼而成。味道就跟凉拌蒜茄子差不多,只不过醋香、蒜香、盐香稍微浓重一些。
其实,本人是泊来户,非本地土生土长,自作主张介绍“黄菜”“茄娃咸菜”,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可是,我见识了茄娃的美味、黄菜的历久弥新。黄菜可一直放到次年春天,在青黄不接的时节,给人们带来餐桌上的另一种美味。
当然,那是从前的艰苦岁月。如今物质大大丰富,鸡鸭鱼肉,新鲜蔬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谁还会为一碟咸菜费神!
可是我们,偏偏在这物质丰富的幸福岁月,依然依恋一碟咸菜。那是我们记忆中忘不了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是家的味道,也是乡愁的味道。
记得小时候,每年秋天萝卜上市的时候,母亲都要腌萝卜。我们老家腌咸菜的主要原料就是胡萝卜。红的、黄的,带着泥土的芬芳,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和幸福,装入满满一大缸,成为一冬、一春,甚至一年的餐桌佐料,下饭神器。
日子虽然清苦,可是凭了这满满一缸咸菜,我们的伙食质量明显提高,幸福感倍增。可见这满满一缸咸菜,稳稳地摆在厨房一角,成为镇宅之宝,也是一个家庭主妇主家过日子最大的底气。
当我成为了家庭主妇,自然而然腌起了咸菜。我喜欢腌咸菜,让咸菜自身价值翻倍。将那些新鲜出炉的白萝卜、红萝卜、黄萝卜,配以鲜芹菜、红辣椒,切丁拌盐,来个萝卜开会、群英荟萃。五颜六色、七彩斑斓,色香味瞬间令人赏心悦目、爱之切切。这是对菜们最高级别的尊重和奖赏!
于是,主妇们在群里每日探讨交流咸菜的做法、经验、技巧,简直快成了咸菜六味居了。五花菜、芥辣丝、洋鲜姜、酸黄瓜,不厌其烦地成为大家开心生活的不朽话题:“看着碟子里的咸菜,陡然觉得高大上了,一转身便阳春白雪了。默默的我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入冰箱,我觉得桌上的稀饭、馒头和它们不搭了,而我更是配不上它们了。”
“你这不是把美味的咸菜打入冷宫了吗?咸菜,只有在你满心欢喜吃下去后,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大快朵颐吧,阿茹不是给预备了充足的货源了吗?物资极大丰富的今天,不必纠结吃还是不吃,只有在吃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阿烟、阿茹们的浓浓情意,请不要再把她们打入冷宫!”“倘是这般态度,倒不如直接不理我的好,倒显得我无理取闹了!打今儿个起,咸菜高贵了,我就不吃咸菜;馒头高贵了,我就不吃馒头。管不住它们涨身价,还管不住我这张嘴了!”“咸菜,有点咸,它一直陪着我们走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咸菜,有点咸,但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甜蜜的回忆。它沉淀的是时间,挤压的是空间,发酵的是味道,贮藏的是希望。纵使现在生活再丰盛富足,那咸香的滋味,依然让我挂怀、让我喜欢!”
我翻开这聊天记录看,忽长忽短的每一句里,都散发着咸菜的味道。我横竖睡不着,仔细斟酌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这一整段的聊天记录,都写满了两个字:咸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咸’……”
哦,我亲爱的咸菜,你可知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心血?那一颗颗带土的洋姜,被我一遍遍清洗摩挲,像是我爱情里最纯真的梦。我把它们轻轻地放入缸中,就如同将我的心也一并封存。哦,我最最亲爱的咸菜,你是这爱情的调味剂,成为我生命中最独特的美味!
江湖之畔,有高手腌咸菜。取新鲜蔬菜,似选江湖新秀;盐为独门秘籍。将菜入坛,如弟子闭关。时日一到,开坛之际,香气四溢,此乃咸菜大功告成。咸香之味,可佐餐江湖豪饮,亦能慰侠客奔波之苦,堪称江湖一味。
要说这腌咸菜,道出了黛玉味儿、迅哥儿味儿、言情味儿、武侠味儿,那也真是江湖无二、独创秘籍、天下无双了!
咸菜,含着酸,带点辣,有点苦,酝酿着甜,正是生活的滋味:五味杂陈,不可或缺!做一个热情的、热心的、热烈的、热闹的、热爱生活的人,就从腌咸菜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