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名人堂 罗锦山的传奇故事 作者: 时间:2024-10-30 次数:9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啜希忱
  罗锦山,原名有文,字锦山,清徐县大北村人,清源罗氏第十三代传人。罗锦山生于清康熙年间,少年家境贫寒。因他好结交朋友,乐于助人,有江湖义气,所以在县城和本村的人缘很好。他从小向父亲学得一手卤牛肉的好手艺,平日以卖牛肉为生,在清源城西门坡菜市场一带小有名气。
  一日,他和平日一样在西门坡菜市场卖牛肉,口中吆喝着:“卤好熟牛肉,不香不要钱!”他看见从西门官道上过来两个衙门里的解差,押着一个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大汉路过这里。只见那两个解差向罗锦山身边的一家饭店指了指,进了饭店吃饭,把那个囚犯捆在门外的一块石头上。看那个囚犯脖子上带着一个二十多斤重的大铁叶枷,两手紧锁在铁枷上,锦山心想:这两个解差知道他们饿了进去吃饭,囚犯难道不是人?就不吃饭了?这时只见那个囚犯两眼直盯着锦山肉架上的熟牛肉,悄悄地对锦山说:“大哥!请你行行好吧,我已两天没吃饭了,实在饥饿难忍,请你给我切一小块牛肉吧!”锦山听了很是心酸,人犯有罪,哪有饿罪。随手拿起刀割了一块牛肉,送到囚犯嘴边说:“不要急,慢慢吃,不要噎着。”锦山切一块,囚犯吃一块,就这样一连吃了五六块牛肉。那大汉说:“大哥!我身无分文,无法向你付账。”锦山说:“原本我就没打算向你要钱,你放心好了!”那大汉说:“谢谢大哥救命之恩,日后如有机会定要厚报,但不知大哥贵姓?”锦山说:“不知道也好,我是不图厚报的。”旁边有人说道:“清源城有名的罗锦山,谁不认识?”第二天,街上人们纷纷议论说:城外吊桥河边有一囚犯挣脱枷锁,打伤解差,逃跑了。还有人说:“那囚犯真是神力,那么重的枷“嘎嚓”一声就挣为两半。”罗锦山听了,心里又惊又怕,这分明是自己用牛肉喂饱了囚犯,才有这样的结果,如果这件事让官府知道了,难脱干系。好在他平时人缘极好,无人去告官府。锦山知道自己惹下大祸,不敢出去卖牛肉了,生意不做,家里生活顿觉拮据,整天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有一天清早,锦山刚开房门,只见门外放着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旁边还立着一根通体乌黑的手杖,手杖上还挂着一封信。锦山见此情景,又惊又喜又纳闷:这是谁送来的呢?他急忙打开书信,上面写道:“如有要事每逢三、六、九日黄昏时分,手提手杖到西城门外吊桥旁的官道上,自有人见你。”锦山看了信,心中已猜出八九分:这可能是那个大汉送来的。我送他牛肉是件小事,可决不能收他的礼物,这乃是不义之财,我想给他送回去。他立即把书信烧掉,把手杖和元宝藏在家中。过了两三天,在黄昏时分,罗锦山用布包好两个大元宝,手拿拐杖,到西门外吊桥旁的官道上等人。等了一会,果然官道有一人骑马飞奔而来,那人见罗锦山手提着乌黑拐杖,就翻下马,上前向锦山行礼道:“大叔有何要事尽管提出来。”罗锦山说:“你可认识前些日子从这里跑了的那个大汉?”骑马人说:“他是我们的大哥,是他让我来看望你老人家的!”罗锦山说:“请你把这两个大元宝送回去,我不敢受此礼,今后也不必送我礼物。我只想安心做个小生意,卖我的牛肉,如果我有事相求,我自然会找你们的。”说完,把包大元宝的布袋交给来人。那个骑马人说:“大叔请放心,我一定把元宝送还大哥。请大叔以后有事就在这里等我,千万不要客气。”说完策马扬鞭而去。从此以后,罗锦山每天又在西门坡菜市场卖起牛肉来。只是隔三差五地有些陌生人路过清源见到他时,总是停下来向锦山问寒问暖,问有什么难事,说完又行个礼离开,罗锦山只好口中一一应付。
  罗锦山的事,清源城的人们慢慢相传得都知道了,后来打听到那个被锦山喂牛肉跑掉的囚犯。原来他是山西晋中一带有名的强盗头领安沧海,后来有强盗只要路过清源城时,都要来拜见罗锦山,有事无事都要和罗锦山唠叨上几句问候的闲话。时间一久,人们就把这件事编了一句顺口溜:“强盗见了罗锦山,闲言淡话一不摊。”从此以后。清源一带很少再有盗案,人们安居乐业。偶尔也有外地盗案发生,被盗者是穷苦百姓,只要罗锦山出面,所有财物都会原数送回,甚至官府遇到大的盗案发生,也要请罗锦山出面帮助破案。罗锦山一时成了远近知晓的大名人。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