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遐思 作者: 时间:2024-09-20 次数:225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王苗苗
  中秋节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后,我和儿子来到阳台上赏月。
  墨蓝色的天空中,月亮大如金盘,光华灿烂,像娃娃的脸,稚气十足,那轻柔的金环伴着缕缕云烟静静环绕,月亮越升越高,已经爬上了楼顶,它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忽然飘来朵朵淡云轻轻遮住了月亮,只看见月亮在云层中穿行闪光,它挤啊挤,很想钻出来……一阵凉风吹散了云雾,月亮重新露出了她秀丽的脸蛋,像小姑娘撩去了披在额头上的乌发向人们露出笑脸,让人顿时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蓬勃力量。“妈妈,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儿子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想。“你觉得呢?”我思索了一下问儿子。“妈妈,我觉得有,我给你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他绘声绘色地讲着,我津津有味地听着。
  “我长大了要去月球上看看。”儿子自信地说。
  “有自己的梦想很好,那你以后可要好好努力了,为了实现你的梦想!”
  “没问题。”
  屋顶上看月亮
  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到中秋节,老师都会让写一篇关于中秋赏月的文章。
  那时候,我总会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爬到奶奶家的屋顶上,认真地观察月亮,看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升到空中,看整个过程中月亮颜色的变化,也会想儿子刚才问的问题。
  邻居家种着两颗枣树,枣树的树枝经常会伸到我们家的屋顶上,中秋节正好是红枣成熟的季节,我们一边赏月一边吃着甜枣,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就是现在想起来仍然回味无穷。
  那时候,生活节奏很慢,快乐也很纯粹。
  那时候,爷爷还在,在我爬上屋顶赏月的时候,他也总会默默地陪在我身边护我周全。在我刚有能力孝顺他,给他好的生活的时候,他却离开了。爷爷已经离开我整整十二年了,休息上回老屋时经常会想起他,也会在无数个梦里见到他,又是一个团圆日,希望他在那边过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啊,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像月亮一样,有圆满就有缺憾。不过何必太在意这些缺憾呢,我们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遗憾才变得精彩。让我们向月亮学习吧,像月亮一样坦然地面对人生中的坎坷,淡定地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打空心月饼
  在我小的时候,每当中秋节前夕,奶奶和妈妈总会打月饼,那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有参与感的时候。
  奶奶总会早早起床,用优质熟油和白面来和面(如果面里再加入一些鸡蛋和奶会更好),把面和到软硬适中,将面团静置一段时间,确保面团充分吸收油分,再将事先熬好晾凉的花椒大料水分次加入,面团揉至光滑,这样空心月饼的面就算和好了。
  在奶奶和面的同时,妈妈正在制作月饼馅。馅料的配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配馅时需提前准备好材料:去皮熟花生、熟瓜子仁、熟白芝麻、熟核桃仁、红糖等,再将少许炒熟的面粉加进去,倒入一个大盆内,搅拌均匀,这样馅料就配制好了。
  空心月饼的面和馅料都准备好后,奶奶就开始将大面团均匀地分成一个个小面团,把小面团揉成小圆球之后再压扁,用小擀面杖擀开,这样一个月饼皮就做好了。妈妈把刚才调好的月饼馅包到月饼皮里,再用小擀面杖擀开,生月饼就做好了。
  这时候就该我上场了,我把包了馅的月饼压进专用木刻月饼模具,之后磕在案上出模。那时候的月饼模具样式特别多,除了常规圆形以外,还有葫芦状的、小兔子状的,我们特别喜欢这些可爱的样式,一边开心地玩,一边帮大人干活。
  这时候爷爷会把包好出模的月饼上鏊烤制,烤十几分钟等月饼能立起来的时候,再把月饼放到下面的专用圈只周围,几分钟后,一炉空心月饼就烤制完成了。
  待烤制完成,放一段时间,晾得凉了,我们就可以吃到香甜酥脆的月饼啦!一家人分工合作、其乐融融制作月饼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甜甜的。
  一家人在一起制作月饼,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制作出美味的月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这个过程,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回忆和分享过去的制作经验,同时也可以将这种传统技艺传递给下一代。这种传承不仅让家庭成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尊重传统文化。
  月饼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浓浓的爱意。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