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体育赛事从何发力? 作者: 时间:2024-09-06 次数:5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鲁昕
  万众瞩目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落下了帷幕,除了充满激情又略显残酷的竞技体育赛事外,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地方是本届奥运会对于绿色、低碳的追求,包括了赛事场馆、观赛设施、餐饮、运动员与观众交通等方面。
  对于奥运会这类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尽可能绿色低碳地举办,国内外都在不断探索。
  绿色低碳成为体育赛事的刚性要求
  曾经,北京市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因“在基础设施、环境质量、语言环境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以两票之差不敌悉尼。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市结合国际奥委会对申办城市在环境方面提出的高要求,把绿色奥运纳入申奥理念。
  为了举办绿色奥运,北京市花大力气进行了环境整治。不到20年的时间,绿色奥运的含义似乎发生了变化:从为了能办好奥运会进行环境治理,转变为把奥运会本身办得绿色低碳。“这种转变是因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上任初期,面临国际奥委会本身固有的一些弊端,以及奥运赛事投入成本过大、主办热情不断减弱的大背景下,顺应国际趋势和各方期待而进行的。并且《奥林匹克2020议程》将可持续性列为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莹表示,以可持续的方式申办、筹办和举办奥运赛事已经成为国际奥委会对所有申办城市和东道主的刚性要求,也是检验奥运赛事举办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同时,可以减少公众对奥运奢侈浪费的质疑和担忧,也能让更多城市再次燃起对参与举办奥运赛事的热情。
  实际上,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国际社会已经建立起一套关于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规范国际标准,很多体育赛事都基本遵循该要求和通用的国际环境标准来制定目标与行动计划。张莹表示,要保证赛事的绿色低碳,最重要的是能够对赛事本身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有清晰的测算与评估;如果兴建新的奥运场馆,还需要考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在掌握了这些基准信息后,应该考虑借助最新的科学技术、较高的执行标准和各项政策措施来减小环境影响,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比如,使用新能源或纯电驱动的交通工具提供赛事出行保障,对场馆和组织按照最高绿色要求来建设和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投入和不必要的出行需求等。”张莹说。
  应尝试建立系统的赛事环境评价制度
  根据法国官方消息,巴黎奥运会组委会将在10月发布整个奥运会的环境评估报告。
  张莹在参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备时,就全面参与到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赛前与赛后《可持续发展报告》撰写工作中。“据我所知,巴黎奥委会要发布的不仅仅是环境评估报告,应该是关于奥运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张莹说。
  根据申办指南与主办合同要求,东道国奥组委必须在申办标书里面提出包括环保要求的可持续性承诺。她说:“国际奥委会强调的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即根据每个主办城市的实际问题来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加以履行。”筹备奥运会过程中,东道主必须制定可执行、可监督、可评估的可持续战略和行动文件,在赛前和赛后都应该对标申办承诺和筹备过程中提到的各项工作发布评估性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体育赛事环境影响报告应包含赛事规划的一般背景、赛事规划的标书和分析、赛事举办地环境现状分析、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规划方案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就巴黎奥运会环境影响评估来说,福州大学教授李春林认为:“巴黎奥运会环境评估报告应当以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为中心,分别从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阶段来评估主办奥运会的环境影响。”其中,赛前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比赛场馆建设和设施配套。赛中环境影响主要来自赛事举办期间的能源与资源消耗,集中表现为奥运会的碳足迹。赛后环境影响主要考察场馆和基础设施的再利用计划,分析奥运会对当地环境的长期影响,包括生态恢复、社会经济效益以及对未来环境政策的推动作用。“其中,碳抵消和碳补偿承诺是否兑现以及相关项目推进情况,是巴黎奥运会环境影响评估最重要的内容。”李春林说。
  李春林预计,法国与国际奥委会展开合作发布的巴黎奥运会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将对《主办城市合同》中环境承诺的遵守情况、本届奥运会比往届温室气体减半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巴黎留下的环境遗产等进行说明。
  李春林认为,各大型赛事的组织协会和各国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借鉴并创新巴黎奥运会的做法,即不仅开展总结验证性的环境影响后评价,而且进行管理预防性的环境影响事先评价,从而创建系统的赛事环境评价制度,使大型体育赛事的环境影响做到可知、预防和受控。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创建环境评价制度是体育赛事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取得正当性与合法性的根本途径。通过创建赛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打通体育赛事与环境保护的制度通道,让体育赛事真正融入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并在此过程中保障自身得以存续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李春林说:“通过创建赛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在环境保护包括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潜力,以逐步还清其生态债务。”
  实现绿色低碳体育赛事没有统一方式
  从2020东京奥运会开始,奥运村改用纸板床,公众甚至是运动员对于纸板床都存有疑虑。除了担心质量问题,一些网友认为,纸板床会不会是“一次性用品”。
  李春林认为关于类似争论,需要在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他表示,奥运会不仅要算经济账,而且要算“环境账”,选用纸板床完全体现了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因为它使用再生材料,生产成本低,轻便利于运输,因而减少物流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也避免了人们对砍伐树木制作新家具等的质疑。根据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本届巴黎奥运会的经验,纸板床基本满足运动员的休息需要。
  据报道,此次奥运会结束后,所有寝具都将捐赠给法国慈善机构和学校,纸板床将会被回收利用,转化为再生纸或其他纸制品,而床垫将捐给法国军队再利用。“实现赛事的绿色低碳并没有统一的公式,最重要的是在筹备过程中掌握不同的办会方式产生的环境影响,选择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方式。和过去为奥运村配备全新的家具比,现在的做法无疑更加环保。”张莹认为,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主办城市的实际情况。
  张莹说:“主办城市以及奥运会组委会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优选择,并且国际奥委会也都会全程参与,给出专业性意见。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决定每届奥运赛事举办成功与否的另一个竞赛场,东道主也都采取了一些标杆性的举措来引导民众关注,推动民众改变生活方式。大家看到了法国巴黎的举措,也积极为他们提出其他的可选路径,本身证明了以奥运会为载体,启发大家关注的目标已经实现了。”
  赛前,本届奥运会宣布为举办绿色赛事而不安装空调,引起了人们对运动员们能否休息好的担忧,国际奥组委也向东道主巴黎呼吁要兼顾。对此张莹认为,绿色低碳举办赛事和保障运动员福利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除了可持续性要求之外,对于举办奥运各项基础设施和条件也是考核申办城市的刚性条件。“实际上福利和福祉本身具有一定主观性。奥运已有百年历史,已经建立了科学、客观的举办规范要求,不会出现无法保障运动员基本福利的情况下办赛事的情况。从长期的视角看,这种绿色低碳的方式维系了赛事的可持续性,是从更长远的视角提升和保障了运动员的福祉。”
  来源:中国环境报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