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杂谈 作者: 时间:2024-09-04 次数:73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潘甲书
  “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国家繁荣的保障,也是个体幸福的源泉,从国家安全的宏观层面到细胞生长的微观世界,文明的影响无处不在。
  回溯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位老记工员满怀感慨,回顾起他曾经的一段警察生涯,他坚守正义,全力维护着民众的安宁,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以及服务为民的崇高使命。尽管当时的社会环境尚未达到今日的和谐程度,但正义的力量始终如一,照亮他前行的道路,使他能坚定地与不法行为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从未退缩。
  将“文明”二字拆解,“文”涵盖了文字、语言、艺术、科学等广泛领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明”则意味着清晰、透彻,是对这些智慧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在追求文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明白其背后的道理和价值。
  社会实践证明,那些长寿且幸福的人,往往具备宽广的胸怀、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以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他们相信做好事能带来好运,而现代科学也揭示了人的思维、情感等能产生微电波,这些电波间的相互作用或许正是“好人有好报”的另一种解释。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关于文明与道德的生动案例。小区门口的小商贩因使用不公平的秤具而失去了顾客的信任,最终也未能逃脱良心的谴责和命运的惩罚。这再次提醒我们,诚信经营、尊重他人是商业成功的关键。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它教导我们要有自信、有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和平年代,我们虽不再面临生死考验,但那份为人类的共同幸福而奋斗的精神却应永远铭记于心。我们要学习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态度,树立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年,都有腐败分子被清除出队伍,同时也有大量新鲜血液注入公务员队伍。这是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呼吁文明、倡导文明、宣传文明,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明白文明的重要性,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文明之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繁荣的社会。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