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岭(下) (新编历史剧) 作者:此文经高中昌老师修改 时间:2024-08-23 次数:31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阎学铭
  第六场御敌
  长江岸边,元军战船林立,元将带元兵(上)元将:(念)奉命剿灭起义军,活捉贼首张士诚。
  大元江山成一统,称霸九州享太平。(白)将士们!全力以赴,发兵江南。(下)                        (张士德、张士信带义军上)        张士德:(念) 江边摆下龙门阵,
  张士信:披荆斩棘斗元凶。
  张士德:手持凿斧潜江底,
  张士信:硫磺火硝烧贼营。
  张士德、张士信:(念)弟兄们!给我杀呀!(同下)                                  (天幕上火光冲天,战鼓雷鸣,杀声震耳,两军开打,元军败下。)                                  (元兵元将丢盔卸甲,狼狈不堪上)。
  元将:啊呀!
  (念)南蛮子,真神奇,个个都象水中鱼。可怜
  我军遭厄运,数十万人命归西。
  (喊杀声又起,义军追上)
          张士德、张士信:(白)弟兄们,敌军败退,乘胜追杀!(同下,幕闭)
  第七场诬陷
  (景同第五场,流成、彩女,众将官上场,张士诚得意扬扬地上)        张士诚:(念)哈哈哈!罗谋士施计退元军,众将士杀敌建奇功。高枕无忧免后患,稳坐江南享太平。
  张士诚:(白)将士们!两军阵前获此大胜,全靠众将士英勇杀敌,此功非小。传我将令,全军将士歇兵三日,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罗贯中:慢着,臣有一言奉上。
  张士诚:罗爱卿,你还有何高见?
  罗贯中:臣以为,这次江边退敌,我军暂时取得了胜利,敌军虽然受挫,但未伤及元气,我军切不可掉以轻心,贪图安逸,以防元军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请大王三思。
  张士诚:以你之见?
  罗贯中:臣以为,士气可鼓而不可泄,兵不在多而在精。我军应继续加强操练,提高杀敌技能,时刻准备元军反击。
  张士诚:嗯,这倒是个好主意。那咱就……
  罗贯中:臣还有一言告禀。
  张士诚:讲来。
  罗贯中:(白)大王!(唱)咱义军此次一战建功勋,
  全凭着大王反元志诚心。
  将士们不畏难险战凶寇,
  为的是杀元军造福黎民。
  获此胜切不可骄傲轻敌,
  应严防元朝兵再次来临。
  朱元璋在应天举旗造反,
  聚豪杰杀鞑子誓反元庭。
  咱若和朱元璋联为一体,
  反元廷灭元兵早日功成。
  如大王若有心联朱反元,
  为臣我愿当说客去朱营。
  施耐庵:(白)禀大王,罗贯中此言有理,请大王三思。
  (张士诚闻听罗贯中和施耐庵一唱一和,动员他联朱反元,必会影响到他个人称王称霸的切身利益,心中大怒。) (背言)        张士诚:(唱)好你个大胆的罗贯中,敢出狂言乱军心。你以为这次施计一点功,就敢居功自傲目无寡人。数年来我率义军苦奋战,大江南北有威名。占据这华东沿海势力大,驱逐敌寇斩元凶。你看我兵精粮足地域广,安居乐业享太平。你胆敢在这里妖言惑众,灭自己锐气长他人威风。朱和尚只懂得念经拜佛,晨钟暮鼓烧香磕头他有何能?
  罗贯中:(白)大王!(唱)朱元璋虽然是和尚出身,
  但是他重用良才会用兵。
  文靠军师刘伯温,
  武靠徐达常遇春。
  骁勇战将数百员,
  一个个能征贯战武艺精。
  若能够与我连成一统,
  定能够杀尽鞑子扭转乾坤。
  张士诚:(唱)嘿嘿,东吴西吴成一统,谁为君来谁为臣?
  罗贯中:(唱)谁为君来谁为臣,应先问庶民百姓众黎民。有德者天下拥戴黎民敬,无德者居之枉为君。
  张士诚:(唱)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存心不良有野心。你口口声声夸和尚,分明是胳膊往外拧。纵然你在营前立过功,今天朕对你不留情!
  张士诚:(白)来呀!把罗贯中给我押下去。
  施耐庵:(白)大王息怒,大王息怒,老朽有言奉上。
  张士诚:(白)哼!你有何话,快讲!
  施耐庵:(白)罗贯中反元心切,今日偶尔出言不慎,冒犯了大王,请大王念他往日施计有功,还是将他饶恕才是。
  张士诚:(白)偶尔出言不慎?我看你师徒俩早就对本大王心怀不满,暗中结党营私,居心叵测。这种人本王我怎敢重用?来呀!将他俩双双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众兵将:(白)是!(切光,幕闭)
  第八场探监
  (监狱内,施耐庵和罗贯中伤痕累累,披枷戴锁。罗贯中搀扶施耐庵上场,慢慢地坐下,帮师父揉腿按摩,师徒俩悲愤填膺地唱。)        施耐庵:(白)唉!(唱)张士诚目光短浅是小人,
  忠良言全被当做耳旁风。
  本以为贫苦出身本质好,
  谁料他一朝得势忘黎民。
  他鼠目寸光奸心重,
  只贪图安乐享受度光阴。
  爱徒你联朱抗元好主意,
  被诬为里勾外联有野心。
  全不念昔日抗元多筹划,
  也不念同甘共苦数年情。
  到如今咱俩双双陷囹圄,
  这情景怎能叫人不伤心。
  怨只怨为师当初认错人,
  张士诚的本质没认清。
  师徒俩殷切反元赤子心,
  为得是平元寇天下安宁。
  谁料想满腔愿望成泡影,
  反落得师徒双双进牢笼。
  事到如今悔已晚,
  耽误了你年轻有为好前程。
  罗贯中:(白)师父!(唱)劝师父切莫太伤情,
  您已是两鬓苍苍年迈人。
  怨只怨咱俩反元太诚心,
  投奔义军走错门。
  张士诚只图安乐为享受,
  全不顾受苦受难众黎民。
  他有心降元封爵位,
  朱元璋被他视为眼中钉。
  他准备投靠元军除元璋,
  保护他作威作福好光景。
  这样的起义军有负众望,
  到头来黄粱美梦一场空。
  施耐庵:(唱)我看他兔子尾巴难长久,
  朱元璋扫平元寇定乾坤。(白)爱徒啊!(唱)今日事伤了我的心,
  从今后立志远离张士诚。
  军务事从今后再不过问,
  咱师徒以笔为剑扫奸佞。
  罗贯中:(唱)此言正合我心意,
  跟师父著书立说传后人。(切)        施耐庵:(白)好好好!咱师徒俩不谋而合,想到一块去了。那么你打算从哪里开始写起呢?
  罗贯中:(白)我闲暇时已构思出《赵太子龙虎风云会》和《三平章哭死蜚虎子》等杂剧,请师父多加指点。
  施耐庵:(白)嗯,好倒是好。不过,我认为凭你的才学,应构思一部大作品。
  罗贯中:(白)大作?什么大作品?
  施耐庵:(白)你可知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事吗?
  罗贯中:(白)略知一二。
  施耐庵:(白)人们尊称关羽是关老爷,武圣人。他一生中重意气,轻色财,各地都建有关公庙宇,香火极盛。你若能广泛收集民间传说,结合《说三分》和史书等有关资料,再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写作才华,定能出一部举世触目的大作。
  罗贯中:(白)那我该从哪里开始写起呢?
  施耐庵:(白)关羽是华夏千白年来“忠、义、勇”的典范,你可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写起呀!
  罗贯中:(白)就依师父之言,我重新构思。(唱)老恩师一番话胜似明灯,
  拨开我脑海中迷雾层层。
  东汉末群雄起三国鼎立,
  多年来在勾栏早有耳闻。
  我若是巧构思重新理顺,
  著一篇《三国志》万古长存。
  (施晓琴焦虑不安地上)
          施晓琴:(唱)闻听说爹爹陷囹圄,犹如是霹雳炸雷震耳边。惊得我三魂丢掉两魂半,吓得我六神无主心难安。囹圄就象阎王殿,监狱就是鬼门关。爹爹安危我挂念,不由得心如刀绞泪悲啼。我爹在义军账前任幕僚,不知他身犯哪条律。顾不得抛头与露面,顾不得三寸金莲迈步难。匆匆忙忙离家园,监狱去探望我爹爹。
  狱卒:(手持小酒壶上)(念)严守监狱牢门,却莫走脱犯人。
  抽空喝上两盅,舒筋活血养身。(白)喂!喂!你干什么?监狱门口不可逗留,赶快走开。
  施晓琴:大爷,您老辛苦,我想看看我爹,你行行好吧。
  狱卒:看你爹?你爹是谁呀?
  施晓琴:我爹名叫施耐庵,是受冤枉被关起来的。
  狱卒:施耐庵?对对对,是有这么个犯人,那可是个好人,文质彬彬的文化人,你是他女儿?
  施晓琴:正是。
  狱卒:那你进去看吧,我给你把牢门打开,你可要快些啊!
  施晓琴:多谢大爷。
  (白)爹爹,你在哪里啊!                        (施耐庵听见女儿呼喊,一惊,赶忙起身)        施耐庵:你是女儿?
  施晓琴:你是爹爹?(父女俩抱头痛哭)        施耐庵:女儿啊!罢了。
  施晓琴:爹爹啊!
  (衮白)爹爹呀!爹爹,你这是怎么了?才数日未见,为何就遍体伤痕,蓬头垢面,身戴枷锁,受此折磨,叫女儿于心何忍,爹爹啊!你给女儿说个明白吧。
  施耐庵:唉!一言难尽啊!(唱)张士诚高傲狂妄目光浅,
  全不把抗元大业挂心间。
  只顾他安乐图享受,
  庶民疾苦抛在脑后边。
  自古道有权有势就有理,
  他半句忠言也听不得。
  只因你师兄几句好建议,
  却被他反诬为图谋不轨。
  常言说伴君如伴虎,
  这句话说得有道理。
  金玉良言遭祸端,
  阿谀奉承能把官职提。
  今后我远远离他去,
  再不到他跟前惹是非。
  专心一意著《水浒》,
  妙笔耕耘著长篇。
  罗贯中:(白)师父,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以免怒气伤身。
  施耐庵:好好,不提了,不提了。(唱)看眼前这对年轻人,
  忽然间想起事一宗。
  我女儿二九年华未出聘,
  婚姻事倒叫老夫常挂心。
  贯中他满腹才学相貌俊,
  世间少有的好后生。
  若能和我女儿配佳偶,
  郎才女貌好婚姻。
  翁婿俩共同著长篇,
  志同道合是知音。
  老夫从中牵红线,
  不怕贯中不应承。(白)好好好,就是这番主意。
  施晓琴:爹爹,你又想起什么心事来了?
  施耐庵:哈哈哈!你的终身大事。
  施晓琴:什么终生大事?
  施耐庵:女儿啊!你看爹爹已年苍高迈,你也老大不小了,给你找个婆家,安安心心过日子,以解爹爹一桩心事。
  (晓琴偷看了贯中一眼,心中暗自高兴。)        施晓琴:就依爹爹。
  施耐庵:那就好。爹给你选个佳婿,保证叫你满意。贯中啊,我女儿她知书达理,聪明贤惠,与你郎才女貌,年龄相仿,将她许你为妻,你可愿意?
  罗贯中:这个……师父,如今我身陷囹圄,此事情恐怕……
  施耐庵:这不用你操心,天阴的再久,也会有云消雾散的时候,张士诚所作所为,民心丧尽,众叛亲离,他高兴不了几天了。将来出去后,择一黄道吉日,老夫主婚,为你俩成就百年之好,你意如何?
  罗贯中:如此,就依师父安排。(闭幕)
  第九场遇贾
  (距前场数年后,远景为崇山峻岭,山峦起伏,地势险恶。占山为王的山大王李强手提双板斧带喽兵上。)        李强:(念)元廷无道,民不聊生。
  占山为王,劫富济贫。(白)喽兵们!随爷下山觅食去也(同下)                        (已步入中年的罗贯中挑着书担与晓琴上。)        施晓琴:(白)罗郎,罗郎,你慢些走,我妇道人家那能赶上你们男子汉呀?我腿也困,脚也疼,实实是走不动了。
  罗贯中:哎呀!你到是快些走吧!你看,日已西斜,走慢了赶不上宿头,咱俩就又得露宿荒野。你看这荒山野岭,豺狼虎豹出没,如再遇上强盗,丢了性命事小,若把这些书稿丢失,可就把我和恩师多年的心血白费了。
  施晓琴:你呀!就结记你的那些书稿。
  罗贯中:(念)你可说对了,这些书稿就是我的命呀!(唱)老恩师为著《水浒》传后人,
  多年来呕心沥血费苦心。
  他著书麻纸用过几大捆,
  墨汁也用过几百斤。
  费尽了千辛万苦书稿定,
  恩师却累得落下病一身。
  临终时紧紧拉着我的手,
  千嘱咐来万叮咛。
  书稿写成非容易,
  一定要妥善保管莫粗心。
  他盼我《三国演义》早写成,
  两书传世留美名。
  施晓琴:可怜爹爹命归阴,留下我孤苦女儿身。幸亏爹爹有远见,把我许给你罗贯中。你就是我的一层天,千斤重担共担承。你写《三国》我磨墨,衣衫破损我补缝。不嫌你穷,不嫌你贫,咱们俩夫唱妇随度一生。
  罗贯中:(白)好好好,闲话少说,你看天色不早,快快赶路要紧。如若遇上强盗,可就凶多吉少。
  (李强带领喽兵上,见罗贯中行李沉重,不由大喜,顿起劫财之意。)        李强:呔!站住。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你若不满意,嘿嘿,老子我只杀不管埋。(罗贯中见有强人劫道,当即一惊。随之又镇定下来,准备见机行事。)        罗贯中:大王啊,我乃一介穷儒,并无值钱之物。如若不信,可以随意搜查。
  李强:喽啰们,快看看行囊之内有无黄白之物,珠宝玉器。
  罗贯中(白):黄白之物?有,有,大王你看,这里有金黄色玉茭面窝头两个,银白色萝卜咸菜一块,大王若喜欢,小民情愿奉送。
  (李强见是一对已有馊味的窝头,不屑一顾地扔在一边。)        李强:快看看这箱内可有值钱之物。(喽兵们从书箱内翻出书稿。)        喽兵:大王,里面都是些烂纸本本,没啥值钱货。
  罗贯中:啊大王,这些烂纸本本都是些没用的东西,是我捡来准备上厕所解手用的。
  李强:烂纸本本?快看看上面写着些什么?他俩是不是元兵的奸细,写给元廷的书信?
  喽兵:大王,我斗大的字也认不的一个,还是大王你自己看吧。
  李强:呸!你不识字,难道本大王就识字吗?俺家祖传八代也没个识字的。想当初我的老祖宗李逵也大字不识一个,在梁山泊就是靠这两把板斧,杀贪官斩污吏而成为名扬天下的一代豪杰。快将此人押回山寨,请军师辨认。若是元兵奸细,再杀不迟。
  (罗贯中见这山大王是《水浒传》中李逵后代,又是反元义士,料到性命无忧,即顺从地随李强上山。
  (二幕闭)         (二幕前,文士打扮的贾仲明上)。
  贾仲明:唔哼。
  (念)元廷无道侵中华,华夏九州不安康。
  徒有满腔报国志,只能暂且胸中藏。
  (白)鄙人,贾仲明,山东淄川人氏,自幼攻读诗书,特爱舞文弄墨。只因元兵入侵中原,豺狼当道,民不聊生。可惜我满腹才学无处施展,无奈跟随梁山好汉李逵的后裔李强在此占山为王,充当军师,暂且栖息。今日大王下山觅食,眼见天色已晚不见回还,待我出寨去迎。
  (喽兵幕后音:大王回山。李强押罗贯中上。)        李强:(念)今日财运不佳,劫回废纸两箱。
  若是元兵奸细,叫他去见阎王。
  贾仲明:(白)大王回来了。
  李强:回来了。
  贾仲明:(白)一路鞍马劳苦,快回山寨歇息。
  (二幕开)        (山寨聚义庭,李强、贾仲明入坐,喽兵献茶。)        (白)啊,大王,今日下山,财运如何?
  李强:财运不佳,只劫回废纸两箱,我疑他是元兵奸细,还得请你细问端详。喽兵!
  喽兵:侍候大王。
  李强:快将那两箱废纸搬上来,请军师仔细过目。
  (贾仲明捧书稿仔细查看,不禁露出惊喜的赞叹。)        贾仲明:奇书,奇书,正是奇书啊!
  (李强不解地问道)        李强:奇书?什么奇书?
  贾仲明:大王,这是一套七十回本的《忠义水浒传》,内中还有你李家祖先李逵的名讳呢!
  李强:还有我祖先李逵的名讳呢?是说好呢还是说坏?
  贾仲明:当然是说好呗。李逵人称黑旋风。这书稿里写的有《黑旋风斗浪里白条》《黑旋风沂岭杀四虎》《黑旋风打死殷天锡》。多哩多哩,都是夸赞你家老祖宗。
  李强:(白)这么说来,我李家还真出过大英雄?
  贾仲明:可不是嘛。哎!大王,这书稿是从何而得?
  李强:是这位先生携带,被我劫上山来的。
  (贾仲明这才仔细打量罗贯中,见罗是一位文质彬彬的秀士,不禁肃然起敬。)
  贾仲明:请问这位先生,这书稿可是出在你的笔下?
  罗贯中:非也,这书稿乃是我恩师施耐庵所著,我是他的门人罗贯中。
  贾仲明:罗贯中?《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三平章哭死蜚虎子》等杂剧可是您的作品?
  罗贯中:鄙人不才,闲暇时胡写乱画,消遣解闷而已。
  贾仲明:何言胡写乱画?实乃杰作,鄙人多次拜读,深感立意明确,构思巧妙,相得益彰。请问先生仙乡何处?因何到此?
  罗贯中:说来话长。
  贾仲明:请先生坐了,慢慢地讲来。
  罗贯中:(唱)我祖居山西并州清源城,
                           县城内罗家大街有门庭。
  贾仲明:(白)噢!原来你是太原人?怎么就千里迢迢结识了钱塘文士施耐庵老先生呢?
  罗贯中:(唱)自幼儿在南学曾把书攻,学礼仪习论语苦读诗文。遭不幸元军入侵并州府,既掠夺又奸淫惨害黎民。也是我罗贯中年轻气盛,挥羊毫题反诗贴在城中。元朝兵发现后追查甚紧,元奈何到江南投奔义军。在江南巧遇恩师施耐庵,他赞我文笔佳收为门人。恩师他历经数年著《水浒》,每夜晚伏案写作到天明。师徒俩朝夕相伴数年整,他与我亲同父子情谊深。他教我重著长篇《三国志》,因此上携妻外出细查询。走访过三国时期古战场,翻看了石碑刻文数百通。数年来走遍华夏山和川,经历了无数困苦与艰辛。未曾想今日路经贵山前,打扰了贵山寨主与先生。
  贾仲明:(白)啊呀呀,原来是贵客驾到,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罗贯中:好说好说。还未领教先生尊姓大名,仙乡何地?
  贾仲明:晚生姓贾名仲明,乃山东淄川人氏,从小也爱舞文弄墨。闲暇时曾写过《玉梳记》《菩萨蛮》《玉壶春》等杂剧,今日有幸得遇知音,还望先生多多赐教。
  罗贯中:赐教不敢当,鄙人愿尽力而为。
  李强:闹了半天,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我生性鲁莽,多有得罪,赔礼了。喽兵们!
  喽兵:(白)有!
  李强:快快杀猪宰羊,大摆酒宴,为罗先生压惊。
  喽兵:是!
  李强、贾仲明:罗先生,请后堂用宴。
  罗贯中:请。
  (同下,幕闭)                       (下转第4版)
  (上接第3版)第十场著书
  (十八年后,大名府浚县许家沟村,茅屋草舍。北风呼啸,雪花飞舞。罗贯中在伏案写书,施晓琴端饭碗上。)                施晓琴:(唱)老伴他著《三国》整日繁忙,家务事全靠我一人承当。俺俩人数十年相依为命,到如今具已是白发苍苍。眼见这天又阴雪花飞舞,北风吹呼呼叫刺骨寒凉。破茅屋不严实难把寒挡,家贫穷无有御寒好衣裳。大名府闹灾荒物价飞涨,缸瓮里早没了旧存食粮。笸箩里仅有一把玉米面,熬了点少滋没味稀汤汤。眼看的明天就无米下锅,这光景实在叫人愁断肠。唉!
                                   穷年月更觉得时光漫长,可怜俺老俩口受了恓惶。数年来书稿写了一大摞,到头来反倒落的没钱花。
  (白)老伴:你快趁热喝碗粥,暖和暖和吧,这三九寒天,把人的肠子也快冻住了。
  (罗贯中停笔抬头,哈了哈快冻僵的手。)        罗贯中:(白)你先喝吧,我正写到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紧要关头,一喝粥,身子是暖和了,可把我的思路又打断了。
  施晓琴:(白)这粥都热过八遍了,你光怕打断思路,明天可连这都喝不上了。
  罗贯中:(白)咋就连这也喝不上了?
  施晓琴:(白)瓮瓮里也没粮了,笸箩里也没米了,再喝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罗贯中:(白)没米了快买去呀!
  施晓琴:(白)你拿钱来我去买。
  罗贯中:(白)我除了这一摞书稿,那有钱呀!
  施晓琴:(白)书稿?对对对,把你的书稿卖掉,那不就有钱了吗?
  罗贯中:(白)卖书稿?使不得,使不得,这书稿是我花费多少年心血才写成的,是我的命根子,哪能舍得卖掉呢?
  施晓琴:唉!
  (唱)我每天纺纱织布不得闲,
  为得是能换几个零花钱。
  你常常买纸买墨买笔砚,
  到如今所有积蓄都用完。
  眼看就快到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爷要上天。
  咱要买油买肉买米面,
  也该添置几件新衣衫。
  柴米油盐都涨价,
  家徒四壁咋过年?
  罗贯中:旧鞋旧袜还能用,旧衣旧衫还能穿。小米熬粥老咸菜,将将就就能过年。妇道人家见识浅,今天对你明细言。
  施晓琴:(白)哎呀呀! 你们看吧。闹了半天,我反倒落了个见识浅。好好好,今天我倒要听听你这个见识深的。
  罗贯中:(唱)为著书在外漂泊十多年,
  跑遍了神州华夏山和川。为著书不辞劳苦细走访,为著书再苦再累也心甘。为著书体形瘦了好几圈,顾不得挂破衣衫磨塌鞋。耗尽了心血跑细了腿,霜染了双鬓熬白了须。三国鼎立古战场,处处留下我足迹。赤壁荆州黄鹤楼,全都装在我心间。史记人物为依据,巧妙构思著长篇。杀牛宰马祭天地,刘关张结义在桃园。王司徒巧施连环计,欲除董卓恶奸贼。貂蝉女许卓又许布,凤仪亭吕布戏貂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吕奉先。刘备三请诸葛亮,孔明火烧新野县。长板坡赵云救幼主,曹操倒霉遇蒋干。周瑜孔明施巧计,赤壁破曹烧战船。关云长义释曹孟德,诸葛亮三计气周瑜。孔明设计收姜维,诸葛亮智退司马懿。王平马谡失街亭,孔明城楼把琴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孔明六次出祁山。关羽忠,曹操奸,诸葛亮智慧非一般。全书二百四十回,人物共计四百余。故事一环扣一环,前后贯通紧相连。此稿将来成精品,盘古自今第一篇。咱俩暂时受贫寒,将来定会美名传。
  施晓琴:(唱)先休说将来美名传,
  今日无钱咋过年?
  罗贯中:(唱)夫人你且莫着急,我自有法过好年。卖诗词,写对联,先筹几个零花钱。集市上称回二斤面,凑合着咱先过个年。
  施晓琴:(白)这倒也是好主意。我先去铺纸磨墨,你赶快动笔呀!
  罗贯中:(白)好好好,走! (同下)。
  幕后合唱:历尽艰难著《三国》,                           留下瑰宝在人间。罗本名讳传世界,千秋万代美名传。
  剧终
  (此文经高中昌老师修改)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