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在爽爽的日子里,体味清徐饮食,品尝传统小吃,窝腮窝腮,啊呜啊呜、纳口纳口,还是畅快淋漓地说一声:咥吧!啊哈,大快朵颐。从中体味天设地造的菁华味,又融入浓浓淡淡的人情味,进而在甜辣酸苦咸的味道里,回顾人生百味,大有古人所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味道。
一日游的匆匆过客,或许被一种香味吸引,在一个声音中蛊惑,“灌肠,灌肠”,疯狂十足地征服了游者的味蕾,使他欲罢不能,乖乖就范。这便是清徐快餐灌肠的魅力、魔力。
山上采摘品尝曾经作为贡品的葡萄,游览宝源老醋坊,吃口“东方圣水”,拜谒清徐儒家文化君庙尧庙、忠庙狐突庙和县城文庙三处代表性建筑;或观览30多家生态园,采摘荷锄、观鱼垂钓,把酒临风;或攀龙林山登高望远,观东湖、清泉湖绿水微澜;或游美丽乡村,都可大饱口福,尽享饕餮。赢得旅游活力凸显,乡村火了,游客多了,老外来了,心情好了,财路宽了。到清徐,真的是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
朋友或许会说,葡萄可作菜点么?要知道,葡萄可是玉皇案桌上的“点心”,桃子为王母蟠桃会中的珍品。山上的葡农,饥饮葡萄浆,渴吃葡萄肉的习惯。那年月,红薯还顶半年粮呢。民谚有“桃饱杏伤人”之说,果之珍品沙金红杏却既可饱食又能养人哦……
餐饮中蕴哲理,含境界、见精神。
话说1900年“庚子国变”,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在逃往西安的路途中,路经徐沟,落驾天禄堂。国难当头,怎生伺候?机敏的徐沟县令与天禄堂主人为皇家备了一席极平常又出人意料的“四菜八饼一汤”:四个菜即灌肠、豆腐干、烫驴肉、薰鸡蛋;八样饼即干面饼、红印儿、三角角、豌豆饼、耙籽饼、油切饼、通州饼、肉火烧;一碗汤即集义南瓜、清德铺红薯稀饭。另一餐还吃了“蛤蟆含蛋”,慈禧赐名“金蟾戏珠”。县令因此而提拔重用。看来,上餐点是一门大学问、大智慧,却从中可窥见清徐小吃的精致厚实。
清源三件宝:青菜、粉渣渣、浆葡萄。徐沟城里三件宝:香干、灌肠、耐咬咬。曾经的美味,化作啜饮的流光。
大酒店、大饭店,自有其生猛灵光、山珍鲜活,农家乐、小餐饮也让人留恋——煮疙瘩、毛豆豆、和子饭、拌汤、烤红薯、锅盔、疤饼、不烂子……津津有味,齿颊留香,余味悠长。打个饱嗝,呵呵,赞一声:那滋味,真的美,那滋味,让我回味。
一碟灌肠,可见清徐饮食文化的丰富,一盘玉谷沾片子,可见清徐饮食文化的多彩。从一种高度上讲,餐饮文化就是清徐style,更是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一大资源。
朋友,来清徐,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