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福(?—约1476年),字崇善,号棘轩,明代山西太原清徐县清源在城二(今迎宪)人。
王福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聪明好学。明英宗正统戊午年(1438年)中解元(乡试第一),随后进入国子监深造,深得祭酒(国子监主管官)李时勉的器重。乙丑科(1445年)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位。在职期间,他裁革奸弊,声誉显赫。后来升任顺天府府尹(亦称京兆尹),以干练著称。在任内遭遇母丧,按当时制度应离任回家守孝三年,但朝廷对他这个身负重任的要员采取了例外措施——允许他不离任而带孝服办公。他连任十余年,弹劾惩治奸猾之徒,政绩斐然,深得朝野的赞叹。他曾自撰赞词(附后),当时人认为是“实录”。
在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王福调任两浙运司。1466年,他选择致仕(退休)还乡,十余年后在家中逝世。大学士商辂为他撰写了墓志铭,他的墓葬位于县城西北五里的平泉村。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墓被平毁,墓碑也被破坏。
民间流传着关于他年少时在平泉小峪寺读书时遇仙女来访,以及在省城乡试时遭遇火灾而得仙女搭救的神话故事。清咸丰年间的举人路宜中(清徐阎村人)曾作古风一首以记述这些事迹。
王福曾为自己撰写过一首自赞词(附后),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这是对他的“实录”。
附:王福自赞
身长七尺,心小一粟。冠冠章甫,衣衣缝掖。一生会歌、会戏、会玩,半世好儒、好道、好释。颇能联缀文章,粗会编捏词曲。鹿鸣宴头花曾簪,琼林宴御酒曾吃。未尝倚势欺人。恃能矜已、傲物。因口快而多招谤毁,却性坦而不惊荣辱。腰不为米而折,膝不因势而屈。头颅平而为尖,脊梁硬而尤直。但气高不随时趋承俯仰,遇时要致仇怨不去坑陷罗织。志壮时教投礼部求名,时乖世佞去吏曹辞职。噫!这个人端得是谁?乃正统景泰间陕西监察御史、天顺成化间府尹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