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宝生
东湖记忆之十四(中秋祭月)
八月中秋月儿明,
一块玉盘落水中,
桃梨葡果湖边贡,
家家户户祭月神。
情景描述: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水城的农历八月,天气逐渐转凉,这个时间秋高气爽,天空明净如洗,西边山上葡果飘香,农历十五晚上的东湖更显得幽静迷人,东湖夜月也是清源八景之一,月光下的东湖,玉盘浸水,静影沉壁,清风徐来,浮光掠金,幽深的湖水令人安宁遐想。每当中秋节的晚上,湖边的各家各户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或者湖边,摆满各种各样的供品祭拜月亮,这些供品有梨、苹果,葡萄、柿子、核桃、毛豆、西瓜,自家打的月饼,大人小孩对着月亮上香祈祷,感恩月神的护佑,感恩大地的恩赐,祈祷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富裕安康。
东湖记忆之十五(天鹅歇脚)
秋风起,湖水凉,
天鹅游在湖中央,
玉皇庙前歇歇脚,
来去匆匆回南方。
情景描述:
“带霜南去雁,夜好宿汀沙,惊起向何处?高飞极海涯。”
中秋节后,东湖水渐渐变凉,东湖上空时不时出现大雁南飞的秋景。各种迁徙鸟类陆陆续续路过东湖上空,一些不知名的水禽水鸭翩翩落下,歇脚休息,天鹅就是其中的一种,天鹅属于大型水禽类,还有灰鹤等等。一到秋天它们经常出现在玉皇阁附近,因玉皇阁旧址上有裸露的石头可供停留歇脚,美丽的东湖成了它们歇脚的驿站,迎来送往,一直持续到结冰。
东湖记忆之十六(湖边拾铜钱)
水清见底的东湖边,
风吹浪涌出古钱,“康熙”“乾隆”最待见,
铁铸的“同治”不喜欢。
情景描述: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湖边寻找古钱币一直是我们那一片紧挨东湖的孩子们特殊的兴趣爱好。每次刮完大风,我们这些爱好者都会到东湖边,排好队,沿着湖边,绕东湖一周,眼睛紧紧盯在湖里,在风浪冲刷过的湖边土里,经常能找到清朝的铜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光绪”等等,捡到后首先找一块砖,轻轻的沾上水磨洗,铜钱上绿绿的铜锈慢慢褪去,代表年号的字迹逐渐清晰,各个不同时期的钱币都能捡到,隔一段时期就能捡几十枚,还能捡到中间无方孔的民国的“铜子儿”,这些都会拿到南营收购站当铜卖了。捡到“同治”的古钱,因为材质是铁不值钱,只能当铁买,常年的东湖寻找和捡拾古钱,古钱上的文字,早早就学会,他们代表的朝代也早早的了然于心。我们这些小伙伴对清朝的年号就是从古钱币开始熟悉的。我最羡慕邻居二哥竟然在东湖边水里捡到过13个袁大头(银元),卖到银行,发了一笔小财,在当时也算是一笔丰厚的收入,到现在还一直让我们感叹向往他的好运气。
东湖记忆之十七(城墙打仗)
东湖北岸土城墙,
割草路过每天爬,
玩打仗,捉迷藏,
忘了割草怕回家。
情景描述:
每个男孩子小时候都有淘气挨打的时候,我也如此。七十年代东湖北岸中段,残存着几百米的明代土城墙,土城墙最高处有四五米,城墙根上长满了多年生的一种草,远看类似于没有抽穗的稗子草。羊和兔子都不喜欢吃,没有人割它,这种草属于宿根植物,夏天生长的非常茂盛,形成天然的草甸,爬在上面软软的。非常适合摔跤、打滚,小伙伴们非常喜欢在上面打闹,记的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相跟上割草,每一次路过都会先在城墙草甸上玩一会打仗和捉迷藏,然后才去割草,常常因为玩打仗玩到天黑,忘记割草,大人回家训斥挨打而不敢回家。
新编清徐民谣
水城旧事·印象清源
——“我的东湖记忆”之三(秋季篇)
作者: 时间:2024-07-17 次数:214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