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动”助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清徐样板 作者: 时间:2024-06-06 次数:47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清源水城安全韧性·汾河湿地公园智慧治理·清徐南高速互通历史文脉·晋韵砖雕艺术博物馆
  清徐作为城市融合型县城,近年来,先后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我县坚持“规划引领”,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框架下,纵向统筹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总体规划,横向衔接文化旅游、生态修复、互联网建设等专项规划,大力实施八项行动。
  一是强安全韧性行动。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开展西边山地质灾害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大力实施汾河、乌马河、南白石河、象峪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全面完成供水、供暖市级直管、提档升级工作。
  二是优生态环境行动。坚持“新账”“旧账”一起算、“赶考”“补考”一起抓,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攻坚战、持久战,关停淘汰一批“散乱污”落后产能,退城入园一批产业转型项目,高标准实施一批通道绿化工程,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精致清徐”建设扎实推进。
  三是促产业转型行动。坚持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布局形成了氢能等10条重点产业链、清徐老陈醋等6个特色专业镇和清徐经济开发区等5大产业园区的现代化产业集群,蹚出了一条“低碳、绿色、循环”的产业转型发展路径。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清源水城、中国醋都小镇、北部康养小镇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成功打造葡萄采摘季等一批乡村文旅品牌,高标准开展国际食醋博览会、通用航空博览会、国际音乐焰火节、中法加纳国际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今年“五一”清源水城社火展演,点燃夜经济、繁荣“烟火气”,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清徐吸引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四是补公共服务短板行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构建环线路,路网体系持续完善,“四好农村路”通车里程达1189公里。实施城市更新和立面改造工程,完成近200个老旧小区和城市立面改造,配建完善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引入万科、怡和等知名房企开发一批高品质楼盘,跟进配套优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落实村民下山定居、员工进城买房、优秀人才引进等优惠补贴政策。率先实行县域公交免费乘坐,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五是优人居环境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改善民生福祉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建成花篮广场、人民广场、东湖公园、城北体育公园等一批景观游园和公园绿地,真正实现水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好景致。全力推进“十区示范、百村整治、千巷创建、万院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以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村容村貌和最美庭院提升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宜居程度不断提高。
  六是延历史文脉行动。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徐沟城隍庙、文庙、清源武庙、乔万选故居等22处文物单位的保护修缮工程;建设非遗特色展示场馆10个,认定公布历史建筑2处,有效推动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七是强智慧治理行动。坚持建管并重,重点加强5G通信基站建设和广泛应用,组建智慧城市发展服务中心,“智慧公交”“智慧城管”“孪生城市可视化”等项目全面建成投运,“一网统管”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八是优体制机制行动。持续深化“放管服”和“大综窗”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高标准建设县政务服务大厅,不遗余力优化政务环境,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和“清徐英才”集聚计划,组织高层次人才参与全县基层工作,努力培育出适应产业结构需要、具备创新富民本领的本土人才。中法加纳国际文化艺术节通道绿化·滨河西路产业转型·三强新能源美丽乡村·杨房村周周有社火·清源水城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