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瑛
五年前,因为和好友相聚,我第一次来到清徐这座小城。对这座小城的第一印象并不好,主干道还在修缮,不少路段都在封堵或是半封闭施工,整体给人的感觉有些残破。但与我的吐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朋友的描述。在朋友眼里,清徐作为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祥地,酿醋历史悠久,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独有的恬静、浓厚的风土人情都让她逐渐有了想要定居的想法,她的描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
机缘巧合,三年前的一次考试让我也选择了这个小城。刚开始,我感到些许孤独和迷茫,毕竟一切都如此陌生,但此时的环境已与彼时相去甚远。
每天清晨上班的路上,经过清徐融媒的门口时,都能看到一个爷爷在向过往行人发放报纸,出于好奇我上前领了一份,由此开始了我和《清徐报导》的不解之缘。通过《清徐报导》,我了解到清徐县更多的发展项目和民生企划,三年来见证了清徐旧貌换新颜。
过往的《清徐报导》中,清徐跨入2022年山西经济十强县、荣获“清徐老陈醋”省级重点专业镇称号、跻身2023“中国中部百强”这些头条成绩最先映入眼帘。一个个民生项目建成投用,推动民生福祉有了“质感”,人民广场开放、清华中路(西延)实现通车,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实打实的。
读着新闻报道中清源水城逐渐成型,东湖周边环境一点点在变好,我期待着待到夏日傍晚,在殷红色的夕阳照射下能漫步其中,感受清徐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元素的完美融合。看着国际音乐焰火节、中法加纳国际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图片跃然纸上,一簇又一簇流光溢彩的焰火在东湖上空汇聚成璀璨的星河,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也是传统与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在与国际艺术节交融共振,清徐秀出了“国际范”。
三年来,我透过《清徐报导》和亲身经历,真正感受到了清徐“五大治县方略”助力县域经济“加速跑”的态势,清徐的“蝶变”让我逐渐有了对“家乡”的自豪感。
虽然《清徐报导》也有电子版载体,但我还是更喜欢纸质的质感和味道。缓慢的阅读速度和深度让我拥有更深入的阅读体验,来慢慢感知文字带给我的温度,承载了我对这个县城的融入和认同,并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归属感。
后来,由于工作性质,我开始向《清徐报导》投稿,从三四百字的消息到一千多字的通讯,从现场新闻到工作亮点,最初会每天翻看自己的稿件是否得以刊登,当看到自己的稿件在报纸上变成铅字的时候内心十分高兴,一种莫大的成就感涌满心头。
不断的投稿让我逐渐意识到,过往的新闻报道也是由一个个普通的工作者为清徐的发展在默默作出贡献,正是缘于有了一个个热爱清徐的人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为清徐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清徐增添了别样的生机和活力。正是有了《清徐报导》,让这些普通却又平凡的人所做的非凡之事被记录下来,最后呈现出清徐现在的发展景象。正是有了《清徐报导》,让我们对清徐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我想我会选择留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适应这座小城的生活,结识三两好友,在普通的工作中不断寻找人生价值。看着整整齐齐叠放的《清徐报导》,我想我应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清徐的美好之处,去发现隐匿在主干道和繁华商业之外的独特魅力,或许尝试走走小巷,品尝还未吃过的美食,能在闲暇时候坐下来和当地居民交流,慢慢地发现这个小城的另一番风景。
命运是一场旅行,巧遇《清徐报导》这份机缘,让我不断地遇见新的人和事,我想我会一直坚持去守护这份缘分,也能从文字中去学习、去感受,慢慢地、深深地爱上这座小城。
《清徐报导》复刊30周年征文选登
因为《清徐报导》了解一座小城
作者: 时间:2024-06-03 次数:80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