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保明
奇妙的数字
每年的520,我们都努力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心爱的人。“我爱你”,以书信、或微信、或红包,也许只是一声问候、一片树叶,一个卡片,以期让心爱的人能够终身难忘。
1314是一生一世,518是我要发,168是一路发,从零到9,十个数字变着法子追求着美好吉祥,延伸着无尽遐想。
音乐人把1234567摘取下来,用手打着拍子,或拍着大腿,用笔勾勒着星星点点,给我们带来奇妙的体验,奏响无尽的欢乐忧伤:《二泉映月》,倾诉着阿炳的忧伤与哀思;《茉莉花》作为国粹传遍了世界各地;《梁祝》缠缠绵绵,荡气回肠;每每站在领奖台上,总是响起“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情不自禁右手抚着胸膛,顿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数字的编织比比皆是,司空见惯浸入各个领域,一个1加1,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熬尽一生心血;而人们往往把最小的1无尽扩大,如果没有健康,把这个1立起来,后面无穷尽的数字就都是0,成了镜中月,陌上花,海市蜃楼,虚无缥缈的奢望。
四个1是光棍节,而110、119深入人心,刺耳警笛把我们的心提到嗓子眼上,120由远而近,急速与死神赛跑,而温馨的114,告诉我们要寻找的地方,人们往往把选手机号、车牌号当作心灵的慰藉,选777、888,或联号相同,或许这样联起来,意寓着不忘初心,一如继往。
穷人在春联上诉说着哀怨,十个数字缺1缺10,无衣无食,就连住宅楼编号,物业也讲究起来,多数没有4和7,而西方国家忌讳13,是犹大把这个数字,牢牢钉在耻辱柱上……
所举这些只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几个阿拉伯数字,编织着我们的理想希望,寄托着我们的美好向往。深入人心的简单,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不失为生活里的一把盐,以及两块钱的相加,聚沙成塔地撑起了我们的世界!
不吸吃
刚刚过去的520,爱人的祝福,朋友的问候,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实现梦想的向往。而幸福不等于事事如意,只不过是自我调整心态的一个过程。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把下雨的权力交给一个卖伞的人,你觉得还会有晴天吗?“不吸吃”是清徐以及榆次一带的土话,外地人恐怕听不懂,字面看有排斥的意思,是贬义词,是说这样的人不招人待见。我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是我和对方谈工作,随行的人在饭桌上,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侃侃而谈,弄得对方十分尴尬。因工作经常去太原,坐车路上,捎着厂里的同事,四十几分钟的路程,那位同事精神十足,嘴巴上了发条,滔滔不绝,信口开河,不看司机的脸色,也不顾同行人的感受。还有一些是无意识的,厂里一轮班管理员,工作认真,对人热情有加,在那儿上班的人都知道,细纱车弄机声隆隆,说话听不清,他看到一女工,关心地问,妮子,几天没见,挺好吧,妮子说,妈妈去世了,歇了几天,管理员点头哈腰道,是了,好好好。这样“不吸吃”的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会遇到。
我们不要把下雨的权力交给卖伞的人,要把太阳公公交给向日葵。
蒲公英的碎碎念
不得不说,我现在所在的榆次,的确是一个宜居的小城。高温就那么两三天,一场雨浇灭了炎热,今天25度,思绪悠悠,网上的朋友想让我再叨叨旅游的事。
咱小小老百姓,这些年国内国外走了一些地方,也是知足了。年轻时,跑遍大半个省会城市与一些景点,开了眼界,从鄂尔多斯蒙古包、成吉思汗陵、响沙湾,到丹东鸭绿江中朝友谊铁桥,从北海亚州最漂亮的音乐喷泉到边防城市南宁,感受了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南宁大街小巷一堆一堆香蕉,比家乡的罗卜还便宜;江阴长江边晕眼的江水,一眼望不到边,一浪一浪涌在你脚下;壮观的黄鹤楼屹立在武昌汉口中间,毛毛细雨淋湿了头发,不讲究的厂长和我坐在敞蓬板车上,在汉口江边溜达,潮湿的空气,停下脚踩几下,地面渗出水来,白衬衣、黑皮鞋,几天下来,领口没有泛黄,皮鞋一尘不染。
忘了是哪年哪月,风华正茂的我们,一群纺织企业办公室的同事,一起去登黄山。年轻的男男女女,摆姿拍照,处处美景,印证了“去了黄山不看山“的说法。莲花峰祥云缠绕,连心锁飘着红布条,写着隐藏在心底的私语。从上海到嘉定,光溜溜水泥路,急匆匆赶去嘉丰纺织厂开会。接待我们的小宗萍,二十岁出头,小眉小眼,一个小酒窝嵌在苹果一般的脸上,你想到的她已经做到了,你没想到的照样替你周全。那会儿时兴赠送挂历,自那以后,连着四五年,她都在每年腊月寄一本精美挂历给我们。突然一年间断了,心里想,千里之外,一面之交,哪能老想着这事。直到她的主任来山西旅游,才知道小宗萍患脑瘤过世了,一阵难过。现在想起来,南方人比咱北方人更讲究,生活更精细。因工作关系,与嘉丰同行多次接触,在列车上用餐,小宗萍悄悄从小塑料袋里掏几个酒精棉球,给身边的人擦勺子筷子……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人就像太行山青松,一茬一茬往上长,老的谒色,嫩的翠绿,像日夜奔流的汾河水,一浪推着一浪往前涌。在松树的末梢,在奔腾的浪花里,有我们往日的忧伤,更多的是幸福的记忆和欢乐!
随笔三则
作者: 时间:2024-05-29 次数:158 语音阅读: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