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议“莫言获奖感言” 作者: 时间:2013-01-06 次数:16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王宝玉
  莫言在瑞典领奖,几位老同志在清徐热烈议论。议论围绕获奖感言,角度不同,看法各异,笔者整理加工如下:
  莫言获奖举世瞩目,瞩目之际有人想借莫言之言射出攻击异己的政治炮弹,但莫言不谈政治,他说“我获奖是文学的胜利”、“我获的不是政治奖”、“谈政治会误导人”。至哉斯言!文学与政治是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二者有交集,但不包含,不全同。有人总想叫文学臣服于政治,但有出息的文学家总是独立特行。
  有“政治癖”的人穷追不舍,莫言只好不分左右,一炮双碉:“政治教人打仗,文学教人恋爱。”要“多读文学,少读政治。”此似为激愤之语,不是科学定义。何为政治?查教科书如美国人著《政治学概论》,单讲什么是政治就用了十几页,洋洋万言,使人不得要领。中国新出第6版《辞海》释文也有300余字。倒是职业的政治家说的简洁:“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些是特定时空特定人物的经验之谈,莫言所言盖源于此,亦算抓住了政治的要害。
  文学有认识、教化、审美三大功能,不只是教人恋爱。中国四大名著只有《红楼梦》主要写恋爱,《三国演义》写政治,偶然涉笔婚恋也屈从于政治——曹操睡了张秀的婶母,凭的是政治成功;曹丕纳了袁熙的妻子甄氏,依仗军事胜利。“权力是最后的春药”,曹家父子比美国基辛格早悟道一千八百年。而孙权妹妹和貂蝉的婚恋更纯粹是政治交易与阴谋。《水浒》把众多女性塑造成“恶之花”――卢贾氏、阎婆惜、李巧奴、白秀英、潘金莲、潘巧云……一个个做了刀下之鬼。《西游记》可称是教人反对恋爱之典范,有人说唐僧取经团队患了群体恐女症,猪八戒被禁欲,唐僧则始终在打一场“下半身的保卫战”。
  当代世界文学倾向性变了,文雅人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粗鄙者说“文学的动力源泉在人的两腿之间”。莫言“教人恋爱”说指的就是这种倾向。
  莫言演讲不谈政治,不唱高调,爱讲故事,“形像大于思想。”故事的寓意吃不透,但有三种感觉:一是生活好艰苦,二是母亲很仁慈,三是对人应宽容。
  知情者说现实生活中的莫言友善、随和,但其作品中的形象则有张扬、魔怪、暴戾的倾向。要求文学人物一定高于生活,甚至“高大全”、“三突出”,固然令人生疑,但太多的阴暗、低俗也令人丧气。
  我们期望获奖后的莫言大师,塑造更多贴近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塑造更多丰富多样的形象,创造几篇可以让教育家毫无顾忌地选入学生教材,作为范文的作品。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