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会看报吗? 作者: 时间:2024-05-22 次数:82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李玉婷
  2024年5月13日是《清徐报导》复刊30周年纪念日,作为《清徐报导》编辑部的一员,有感而发写下此文。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半年多时间了。或许是由于我自幼喜欢设计,上大学学的又是设计专业,对电脑制版功能相对熟悉,在各位老师的鼓励下,上班一周时间后,很快就上手新的工作,开始了我的报纸排版与编辑生涯。做报纸,白纸黑字间容不得半点含糊。从组稿、排版、编辑、校对,每一个流程都丝毫不敢马虎。但作为新手的我,总也免不了顾头不顾尾的尴尬。因其费心费力,也非常期待自己“种的瓜”,会让读者喜欢看、喜欢“吃”。为此,我总是在心里嘀咕着,互联网时代,你,还会看报吗?
  说到看报纸,在我而言,比较频繁的,还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那会儿有语文报、英语报、数学报等等,上面会有一些文章,更多的是答题。后来上了大学,就很少再看报纸了。在当下碎片化、娱乐化、快餐化的时代,如能每天用30分钟时间沉下心来读一份报纸,都显得尤为可贵。
  刚来融媒体中心当编辑时,每次校对内容,我读上三句话就想喝一口水,或者看一下手机,或者又做点别的什么小动作。逐渐适应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完整地读完一整篇3000字的稿子,并可以改正它的错别字以及不准确的标点符号。每次排完版校对时,看着版样上这些文章,感觉就像是在煮饭,做报纸要小火慢煮,才能营养滋补。
  慢慢的,我开始喜欢上这份工作:一二版的时事新闻让我对我们的小县城比别人更多了一份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与经验提早一步了解。三四版则是一些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类版块,以及理论、生态、读书、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每天看着不同的投稿,仿佛我也身处其中,很有乐趣。
  我们的报纸是一周三期,所以我们的工作不是在排版,就是在找内容排版的路上。除了记者供稿、作者投稿,我们的稿件也来自各大官方媒体平台,这时候,编辑就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凡事预则立,通过选稿改稿二次编辑,提前找好下一期版面的内容,第二天的工作才能较快完成。编辑排版校对后还有三级审核,最后才能印刷发报。总的来说,编辑工作是繁琐与谨慎的结合,细微严谨真的是对编辑这份工作的最好形容。一个字,一处空格,一个病句,一个标点符号,文字图片位置处理,我都会不停提示自己认真、再认真,生怕出现一点差错。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少了更多浮躁,多了深思熟虑,找回一种慢节奏的感觉。
  回想刚来单位三个多月,就遇到正月十五社火展演、县里开两会,由于没有经历过,当时是一脸懵的状态。这种感觉,就好像高三面临高考一样。我们挑灯夜战了好几天,期间接到通知需要做通版,我的专业就派上了用场。我全力以赴,搜寻各种素材,参考《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纸版面风格,几番设计修改,通过大胆构思、创新排版布局,以创意的图像以及与内容主题的相辅相成,避开传统排版的“方方正正”,不知不觉一直忙活到后半夜。版面“出炉”后,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喜爱,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大学熬夜的时光,累并快乐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好多人都说,报纸已经是没落媒体。但是,依旧有一批和我们一样的人,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希望,报纸能让大家保留一份念旧情怀,希望一方纸笔能够留住我们心中一处无法替代的桃源。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媒体,虽然日益已经被数字化、边缘化,但是,身为一名刚刚入行的年轻报人,我将以一份高考生迎接考试的态度,努力考个高分数,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放下手机,多花些时间来阅读这份轻飘飘却沉甸甸的报纸。
  你,还会看报吗?你、我、他,一起来读报吧!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