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发力筑根基抓好资源统筹巩固提升全面覆盖
乡党委坚持高起点谋划、全方位布局,高效协调乡村两级资源,着力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筑牢“主阵地”。全乡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站17个。按照有平台、有队伍、有资金、有活动、有机制、有成效“六有”标准,充分整合综合文化站资源,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打造集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等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并完成制度上墙、挂牌等工作。2023年投资3万元对桌椅、墙面修缮美化、制度更新上墙等硬件设施进行补充完善。同时,进一步融合村级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服务资源设施,实现“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种使用”,不断建强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强“主力军”。创新“党员+网格员+志愿者”服务模式,按照“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创新文明实践载体、汇聚志愿服务力量”原则,采取“1+N”的工作思路,乡综合文化站联合司法所、团委、妇联、工会、各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阵地资源,成立理论政策宣讲、法律服务、扶贫帮困、科学普及、卫生环境、文化文艺等9个志愿服务小分队。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发挥“两委”主干、文化专管员、乡土文化人才、到村任职研究生等队伍力量,紧紧围绕基层治理、平安建设、文化惠民等民生服务现实需要,广泛收集群众需求,精心策划、精准服务,促进优质资源下沉,让群众“近”享暖心服务。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定期发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招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壮大志愿服务力量,增强志愿服务能力。压实“主责任”。乡村两级科学制定职责清单,压紧压实责任链条,建立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评估考核细则,将文明实践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村级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建立考核督查制度,不定期进行档案资料调阅,常推常进,严格落实。通过明确职责,加强考核,在全乡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格局。
多点开花优服务做好深化拓展实践活动引领风尚
集义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讲政策入心、评典型凝心、帮难事暖心、乐文化悦心、庆节日聚心、赛技能齐心”等内容,根据节气变换和群众需求制定活动计划,用心勾勒志愿服务多元主题的全年“路线图”,扎实推动志愿服务全面开花。宣讲理论政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板凳会、庭院会等方式,积极组织包村领导、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研究生等组成的宣讲团队,把握“五一”“七一”“十一”等时间节点深入田间地头,扎实开展理论政策宣讲。2023年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宣讲解读累计30余次,“千万工程”专题学习累计20余次,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累计20余次,惠农政策、安全环保、公共文化建设等内容累计50余次,着力实现使政治理论学习抓在平常,落在实处。开展志愿服务。聚焦民生福祉和服务质量,各志愿服务队制定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实践活动。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卫生健康、扶难帮困、文明交通、送戏下乡等各类志愿服务200余场次。尤其今年结合“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以学习雷锋日为契机,乡村两级志愿者自觉成为消防排头兵、知识传播者,深入辖区沿街商铺、“九小场所”、工业企业等重点领域对消防设施设备、用火用电管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方面进行了地毯式、全方位的检查。目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消防安全培训5场次,发放各类消防安全宣传资料800余份,发送消防安全微信提示语100余条。树立榜样标杆。持续深入开展“清徐好人”“家风家训”“最美庭院”创评等活动,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评选标准中来,通过表彰先进,激励激发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典型示范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纵深推进提效能用好运行机制文明实践结出硕果
乡党委主动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持续健全完善星级考评、村规民约等机制,积极延伸工作触角,把志愿服务的种子传递给更多人,推动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涌现出新举措、结出丰硕成果。健全完善星级文明户创评机制。严格按照村民申报认“星”、综合考评定“星”、动态管理调“星”、嘉许挂牌授“星”的工作流程,扎实开展创评工作。2023年以来尤其坚持动态调整与推进重点工作相结合,把“星级文明户”动态调整与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环境整治、主题教育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减有原则、增有方向,助力乡村振兴增添“星”活力。全乡共8183户农户参与创评,其中十星级文明户总数为508户,占比约为6.2%;九星级文明户总数为1008户,占比约为12.3%;八星级文明户总数为1600户,占比约为19.6%;七星级文明户及以下的总数为5067户,占比约为61.9%;着力营造“人人皆知、户户参与、以星为荣”的良好氛围。推动“一约五会”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完善章程,实行区域监管责任制,各村委会负责对村民自办宴席进行登记、报告、检查、指导;村民红白理事会全程参与监督、各村每月定期上报,管住主家、厨师、宾客三类人群,切实加强农村自办宴席安全监管;乡政府持续压实压紧属地监管责任,定期对农村自办宴席申报登记、现场检查工作进行督查,实现乡、村两级协调联动、齐抓共管,逐步在乡域范围内形成“喜事新办、白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尚。
《清徐报导》复刊30周年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