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让“青山”常绿。稳步推动实施创森工程提档升级、植被恢复、林下经济、森林抚育项目和封山育林4500亩。让“绿水”常清。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做好“APP巡河”工作,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定期开展河道卫生整治,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让“乡村”常美。高标准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一村一策”,形成乡环卫所、村委会、群众联动的工作格局。积极落实创建卫生城市各项要求,认真开展“靓丽星期五”活动,全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清徐报导》复刊30周年特刊
流量变销量颜值变“产值”
马峪乡在葡萄产业上下功夫,截至2023年,葡萄种植规模1.4万亩,产量2万吨,产值3亿元,户平均种植收入达2万元。
在保收增收上下功夫。持续发力保障葡萄生产全环节。完成葡萄投保工作,及时上报葡萄受灾情况,挽回村民损失。办理农机补贴申请,进一步提高葡萄生产效率。加强技能培训,依托龙头企业绿源生态农庄日前果业,开展葡萄种植高技能人才培训;依托农民夜校,多次邀请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讲解葡萄种植技术,并赴河北、周边村学习种植与葡萄销售经验,为保收增收奠定基础。在产销对接上下功夫。为了让产品在全国跑起来,紧盯产销对接,多方探索。
一是探索村企共建,美锦集团为仁义村原产地葡萄市场赞助搭建70个棚,统一规划、定点经营、规范管理;宏宇陶瓷资助5万元,挖掘全国1000位客户,拓宽葡萄销售渠道。
二是交流合作,丰收节邀请全国20余位渠道商赴葡峰山庄、菲尔蒙酒庄和清徐葡萄酒厂实地考察,了解葡萄种植历史、优势,品鉴葡萄酒和悠久的葡萄文化,挖掘合作意向。
三是多方联动加快完善冷链服务功能,将揽收网点下沉到田间地头最初一公里,助力葡果上行。在延伸链条上下功夫。以葡萄和葡萄酒为核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清徐葡萄酒厂、菲尔蒙酒庄、晋味道酒业有限公司以葡萄酒、葡萄饮品为主线,在品质、产量、品牌价值等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炼白葡萄酒酿制技艺入选央视《中国酿造》纪录片,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葡萄汁、葡萄饮料深受群众喜爱。
树牢“一切皆文旅,文旅赋能一切”的产业思维,立足全乡文旅资源,培育生态观光、研学实践等文旅新模式。
书记当上带货员。把手机变成新农具,开展直播带货,乡党委书记变身网红书记,首次走进直播间,把一坛坛好酒从深巷搬到闹市,在直播间里面对面拉家常、聊文化,键对键发快递、送特产。首次直播曝光次数达20万余次,直播间曝光人数达15万人次,成交金额达3万余元,让直播销售助农增收迈出了坚实第一步。
旅游成为新主业。探索“乡村体验游”。加快葡萄产业核心区建设,更换葡峰山庄水泥架杆,对采摘庄园门头、栅栏进行景观建设,增设采摘休憩岛,提升观赏体验。帮助绿源生态农修缮进园路,举办葡萄高质量发展论坛,助力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培训和会议于一身的特色生态景点。探索“特色节日游”。举办“庆丰收、促和美”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太原主场(清徐)活动,葡王大赛,中法加纳国际文化艺术节葡峰山庄分会场活动,“葡乡好声音”等,丰富群众生活,彰显葡乡魅力。探索“家庭亲子游”。开展葫芦沟“欢乐度假、清徐遛娃”亲子主题活动,集自然风光、生态采摘、儿童乐园、野外烧烤、篝火晚会为一体,让孩子融入大自然休闲时光。探索“主题庙会游”。在仁义村开展二月二“峪”见旧时光主题庙会,游客突破4万人次。旧物件带人们回味国潮、玩转非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文明浸润乡土,让文化滋养乡情、赋能乡村振兴。
绘好乡村建设图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建设街北延工程顺利竣工。都沟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西马峪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宅基地试点改革加速提质,东梁泉葡果批发市场、振兴新村微型水坝、龙林新村蓄水池等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投入使用。实施西梁泉村饮水管道改造工程3500米,改造沙河河道200米。保障农村饮水安全,西马峪村整修蓄水池1座,龙石山村新建不锈钢蓄水池1座,林海新村更换自来水管2700米。完成都沟、仁义、东马峪、西马峪、东梁泉、西梁泉、桃园村改厕,同步完善资料台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