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鸣惊人再出发
清徐古称梗阳,位于山西省中部,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门,境内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系密布,湖泊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全县国土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8万亩,常住人口36万人,辖4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有139个行政村和31个社区,是闻名全国的葡乡、醋乡、鱼米之乡;泉城、湖城、文化名城。清徐境内拥有文化遗存418处(其中3处国保单位、3处国家4A级景区、6处国家3A级景区、2处国家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以及老陈醋传统酿造技艺、徐沟背铁棍、砖雕、彩门楼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徐还是首批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清徐县城有一座天然湖泊——东湖,似一颗镶嵌在县城中心的耀眼明珠。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东湖,承载着清徐的厚重历史和清徐人民的美好记忆。科学地规划和改造东湖周边,对东湖的文化传承和县域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东湖治理做文章,先后完成北岸、南岸和东岸的改造工作,建成了人民广场、东湖公园、环东湖步道,完善了各种文体设施,县城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善,提升了城市建设品味,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迅猛提高,位于中心地带的旧城却越来越尴尬,住户多、房屋破旧、道路损毁严重、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较差,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街头到处脏乱差、苍蝇蚊子逞凶狂”,尤其一到下雨天,低洼的地势被雨水倒灌,很多民居院落都被浸泡在水中,群众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旧城的面貌严重影响着清徐县整体的发展速度,从2020年开始,县委、县政府便将改造清源旧城工作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一)
(二)
清徐县境内水系较多,有汾河、潇河、白石河等18条河流,有东湖、清泉湖和清泉西湖三大湖泊,县城内数个莲花池遥遥相望。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以湖为媒建设独具一格的“水”项目?再现清徐县城“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株”的历史盛景?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立意高远,县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聘请专业人士和著名专家进行规划、论证,并召开不同界别人士座谈会,听取大家对东湖西岸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研讨后,我县决定拆除清源旧城,建设清源水城,利用清徐山水独特资源做足水文章。“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清源水城建设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的必然环节,是太原市建设旅游热点门户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清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清源水城选址于县城最中心,由四条城市主干道紫林路、美锦大街、文源路、梗阳西街圈定而成,总占地面积1600余亩。清源水城项目作为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以旧城改造为切入点,以商业综合能力提升为落脚点,以“滨水商业综合体、水城商城不夜城”为功能定位,以打造华北乃至全国文商旅理想目的地和消费新领地为建设目标,兼顾生态环境治理、公共安全保障、城镇集聚发展、民生福祉保障、产业优化升级等内容,涵盖了传统餐饮、风味小吃、特色品鉴、主题文化、音乐酒吧、休闲慢生活和沉浸式体验等多种商业业态及景观桥梁、文物古建、湖池水景、现代商业、高端酒店、特色街区等行业领域9大类30余个项目。
清源水城项目拆迁范围之大、面积之广、涉及安置人员之多,史无前例。
如何得到群众的理解与认同?如何更快地开展工作?让清源水城建设项目能够尽快落地开工?
2021年,清源水城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密集实地调研、东湖街道全力以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场浩大的“城市更新”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