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在世,就是来享受风景的。世间的万般繁华美景,投射到不同的人生里,会呈现出无限风情。
一花一蕊一玲珑,一抹冰香一冷瞳。
在南京明孝陵到中山陵之间,有一片连成整整一个大森林的梅花山,这里,花开如潮,彻地连天,漫山遍野,每年的初春时节,这里就成了世界上极为吸引眼球的地方。
掩映在梅花丛中的明孝陵,透出一丝丝神秘,在这儿稍稍驻足,心情由不得忐忑。尘封的往事,历史烟云,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有回味,有期待,像是要开启一瓶陈年的干红,又像是要赶赴一场穿越时光隧道的约会。
广裹的中华大地是梅花的故乡,西起西藏,东至台湾,南到贵州广西,北至湖北陕西等17个省市地区,都有梅花的自然分布。
梅花、牡丹,是中国的双国花。梅花为乔木,牡丹为落木,代表了两种生活类型,既可单独成景,又可彼此搭配,珠联璧合。
南京梅花山是历史的遗存,是大自然的杰作。她作为世间一种独特的风物,闻名于世。在其千变万化的形态中,从来都具备着豪放、峻秀的特点。豪放时她可从重峦叠嶂,峥嵘无限;峻秀时她又可以草长莺飞,花团锦簇。
梅花山将自己的艺术灵性,与江南的青山绿水相融合,一次次为江南文化的空灵隽秀铺垫上浓浓的底色。
南京早在春秋时期就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伴随着历史沧桑,南京的梅花山以其植梅历史悠久、数量众、面积广阔,品种丰富而闻名天下。它与武汉东湖磨山梅园、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并称为中国四大梅园。而南京梅花山始于1929年,面积1533亩,近400个品种,13000余株梅树,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
花开时节,这里云蒸霞蔚、红白交错、浓妆淡抹,彻地连天。来此赏梅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川流不息。
梅花,蔷薇科,是中国原产著名花木,二十四番花信之首,更被尊为“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争先天下春”的花魁。
千百年来,华夏子孙们植花、赏花、咏花,把握和培养了梅花的审美价值,特色感应,自然节律,寄托赋予了梅花越来越多的情感内容,使其品格、境界、精神都得到了升华与超越。她那迎雪吐芬、凌寒流芳、铁骨苍劲、疏影清雅的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宁折不弯的崇高品相和坚贞气节,简直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
梅花山品种繁多,比较著名的有“猩猩红”“骨里红”“照水”“宫粉”“千叶红”“长枝胭脂”“玉蝶”“送春”等珍贵品种。另外,这里独有的“别角晚水”属于世界罕见的品质资源。她的花呈浅碗状,淡水红色,花瓣层层紧叠,内有碎瓣长舞,十分俊俏漂亮。其花香浓艳丽,性状优良,又因其稀少而精贵,被称为梅花山的“镇山之宝”。
红梅含雪枝裹玉,绿柳扶风水映山。
每年的初春时节,梅花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人。这里繁花满山,香气袭人。来此赏花的人络绎不绝、扶老携幼、人头攒动。高潮时,每天可达十万之众。真可谓:“花开时节动京华,梅花牡丹真国色。”
道路漫长,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走着走着,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汪国真的诗句真美。
2024年3月9日,我们走进了梅花山。刚一进来,迎面就是一大片梅林,千朵万朵梅花迎风怒放、梅枝疏展,仿佛在向游客们争先恐后,争宠献媚一般。遍地粉红的山体,在白玉兰花的陪衬下,犹如画师裁剪出来的画屏,满山春色,流光溢彩。湖水倒映着繁枝,确有“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的早春意境。
入山无处不春枝,远近高低路不知。
在这高洁的梅花丛中,在这幽香阵阵的特殊氛围里,每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不知不觉地就被感染了。从激情四射,到心若止水;从慷慨激昂,到若有所悟,经过梅花山的人都得到了精神洗礼。心态都会被梅花那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傲霜斗雪的风骨所感染、感动。灵魂得到了升华,信念更加坚定。在内心深处,会由然而然滋生出一种向善向美的春芽。这小小的芽儿会随着尽善尽美的梅花,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一棵苍老虬劲,枝干旁逸的梅树,吸引了我的目光,枝条上的孤花清纯、典雅、脱俗,恣意盎然。我想仅仅凭孤单零星的几朵花儿就能将梅的属相、风韵、脾气、秉性现显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这梅花的确超世脱俗,确实令人惊悸,震慑,我情不自禁地吟诗一首:
雪尽西风万叶红,梅花一色照青空,
天公唯恐世枯淡,故著红蓝染雪丛。
专程来南京跑马拉松的妹妹康文慧,今日巧遇梅花山,但见那彻地连天的一树树梅花,白里透红,红中夹玉,花瓣润滑明快,如琥珀似翡翠,有的冰清玉洁般俊朗,有的含羞待放般矜持,有的挤挤挨挨,相互簇拥,有的零零散散,孤芳自傲,她早看得神魂巅倒,心花怒放。
外甥女杜博雅,从北京来南京是专门到红山动物园看一只网红猴子“杜杜”的,看梅花,本不是她的初心。但是当她在梅花山看到那一树树盛开的精灵,或仰、或倾、或倚、或思、或舞、或戏,千姿百态,有的娇羞欲语,有的落落大方,这些人间尤物们嫩蕊轻摇,赧然露笑,异彩纷呈,再配上淡淡的香气,她被彻底征服了。
小女康荘,对梅花山比较熟悉,她今天领着我们来赏花,既当导游又管拍照,她见大家兴致勃勃,情绪很高,即兴吟诗一首:
大片彤云峰披花,梅林冠秀第一家。
暗秀浮动波间月,东风催瓣万枝发。
疏影缠绵天际霞,妆粉面柔点朱砂。
韵丰画匠难描绘,须借诗人下笔夸。
女婿张翌虽然对花儿不太感兴趣,但是今日在万花丛中,也显得格外兴奋。
小外甥张畅和,今年只有四岁,正是呀呀学语的年龄,他会背十几首古诗。在大人们的鼓励声中,他也来凑热闹了,一首梅花诗由他稚嫩的童音背出,显得格外动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妻子张荷青虽然对诗词不太精通,但是毛主席的咏梅诗,她还记忆犹新: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正是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吟着美好的诗句,醉倒在梅花山。
梅林之中,古朴的亭台楼阁掩映其间,游人如织,孩童们在花间嬉戏追逐。情侣相拥喁喁私语。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边走也看,沐浴在春光里。好一幅江南早春图。
当下,春风十里,梅花朵朵。我们迎着姹紫嫣红,将内心的柔情和期盼一起释放,落在岁月的枝头,让花儿开得更加鲜艳。
人生中,每一个春天都不会迟到,该来的总会如约而至。一切有缘人,在这里能感受到季节的温存、婉约和诗意。春光到处、梅沁脾香,明媚了心情,展示了风情,令人兴奋,令人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