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提出,要明确规定商家告知方式与告知内容,提升预制菜标签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建立预制菜消费者知情权保障机制。
在预制菜的产品标签和信息方面,皮剑龙认为应当尽可能详尽,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成分、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关键内容。对预制菜原料和成品生产、销售、贮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环节,要加强全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强化执法检查。
此外,在代表委员们看来,预制菜国家层面标准体系建设的滞后与缺失,导致行业在原材料追溯、标准化生产和冷链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上难以有效发展,以致出现偷工减料、食材不新鲜以及从业者鱼龙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
皮剑龙建议,国家层面应协调各方,加快制定与出台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多方共治的溯源监督制度。形成明确的覆盖预制菜定义、原料条件、生产加工、防腐剂添加、储存运输等关键内容与环节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当前,对预制菜的报道解读存在“以偏概全”,使得行业与消费者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提出“加大食品安全谣言整治力度,塑造风清气正舆论环境”的提案。
孙宝国建议,加大科普宣贯力度。国家层面应梳理、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顽固谣言清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等发挥食品领域科学家的重要作用,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针对谣言内容进行科学、全面的解读;开展广泛、深入、持久、多媒体科普宣传,让科学跑赢谣言。来源:人民网
学而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