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一串清脆的自行车铃音在巷子里响起,武大爷轰隆隆的歌声也飞进了我的耳朵: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嘿,老武,上班去?
上班去!
是我爸在我家街门口和武大爷打招呼。
30多年前,我刚上小学。几乎每一个清晨,我都是被武大爷一个人在巷子里搞出的一派热闹吵醒的。武大爷一走,我妈就说,该起床了,工人老大哥都上班走了。
武大爷在县城的东湖醋厂上班,在距离县城二十里外的我们的村子里住。他穿着印有“东湖醋厂”的蓝色工作服,骑着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唱着他当兵时唱过的歌,走到哪条街上都是一道风景。
人们都羡慕武大爷,羡慕他吃公家饭,羡慕他月月领工资,可武大爷不仅一点不骄傲,还很慷慨随和。时不时的,他会给我们送来一大袋的醋泡蒜,袋子上印着大大的两个字“东湖”,到过年,他还会给我们送来一瓶“东湖牌老陈醋”,顺带送我几张闪着金光的商标纸。
我就是这样认识东湖的。
第一次见到东湖的真容是在四年级作文比赛的时候。我从乡里晋级到县里,我坐着武大爷的自行车去清徐县城参加比赛,走到东湖边时,武大爷特意停下车子,让我好好看看东湖。东湖好大。初夏时节,湖面碧波荡漾,粼光闪闪,岸边垂柳匝地,柳枝轻拂。湖心一座红色小塔,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东湖,美得就像我家墙上贴的画儿一样。武大爷说,东湖是清徐的标志,就像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一样。看了东湖,就算来过清徐县城了。
武大爷指着远处湖心的红色古塔说,那叫玉皇阁,里面的神专门保佑孩子们考大学。我盯着玉皇阁看了好一会儿,希望他也保佑我考上大学。
后来我师范毕业回到杨房中学教书,我们的学校和水塔醋厂是不远的邻居。水塔醋厂的前身是东湖醋厂的兄弟,叫“二醋厂”。九十年代,它的加速度发展让它在短短几年之间超过了很多同行企业,一跃成为省内醋行业的领头军。水塔牌老陈醋红艳艳光闪闪的商标纸上,是一座大大的水塔。这座塔真有其塔,就坐落在东湖的东南角岸边。
这座塔名叫水阁楼,由水塔集团出资,是明代古塔的原址复建。新的水阁楼以龟形底座托起宝塔式楼阁,外形酷似黄鹤楼,楼高九层,雕梁画栋,气势磅礴。水阁楼一旁建了醋都广场,周边很快形成了清徐县城最繁华的商业区。自此,以东湖、蓝天为背景的水阁楼图景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新清徐最初的logo。它的典雅大气,恢宏壮观与清徐“醋都”的美名相得益彰,齐放光彩。
东湖,着实是镶嵌在清徐大地上的一颗明珠。这里,也是很多年轻人幽会的地方。曾经,我和爱人就是这里的常客。每逢周末,我俩就携手进城,我们沿着东湖长长的柳堤漫步谈心,累了就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憩。在这里,留下了我们青春最美好的回忆。
2019年,县政府对东湖公园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新的东湖公园不仅将水阁楼、人民广场(旧广场新拓)和整个东湖揽入怀中,还将东湖北岸一直到紫林路的地块都划入了公园地界。整个公园占地4.28万平方米,园内铺设公园路1088米,绿化3.66平方米,是一座极具现代化、园林化、运动化的时尚公园。一座公园拉高了一座城市的品味和格局。东湖公园幽静秀丽,大气包容,漫步其中,让人常有“园非在城中,却是城在园中”之感。
无论静立湖边远眺群山,还是站在石拱桥上看夕阳落水;无论走走彩虹桥曲径通幽的木制廊道,抑或领着孩子看看水鸟水鸭在莲藕深处嬉戏,都别有一番情趣。
我最喜欢的,尤其是东湖的璀璨之夜。当晚风轻拂水面,摇碎一湖灯影,全世界都在湖水的怀抱中安静下来,如襁褓里熟睡的婴孩,感受着母亲温柔的拍打。夜晚的水阁楼是一座金碧辉煌的灯塔,开车回家的人在高速上远远望见它,就像望见了温暖的家,望见了自己的母亲。古老的玉皇阁在迷蒙的灯影中显得更加古老,更加慈祥而深不可测。想我当年远眺玉皇阁默许心愿仿佛就在昨天。昔时的玉皇阁尚是水中孤阁,而今有廊桥栈道直通玉皇阁,人们可以近距离瞻仰这座古庙,近距离祈福朝拜了。数不清的长长的灯带绕着湖,绕着桥,绕着人的脚步。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沿着湖走一走,跑两圈,将一天的疲累和苦恼都尽数倒入东湖中,好不惬意。
总有孩子们咯咯的笑声传进耳朵,那是他们在公园的弧形廊道里玩耍。一到晚上,廊道投影灯在地上投射出多彩的图画,有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古典神话,简直目不暇接。
公园最辉煌的一景要数东湖中的音乐喷泉了。夏天的晚上,东湖岸边常常簇拥着很多人等着欣赏音乐喷泉灯光秀。我曾经看过西安广场的音乐喷泉。我想说,我们清徐的音乐喷泉从规模和气势上丝毫不比西安的逊色。随着音乐响起,光影交叠起舞,水柱翻飞腾跃,整个东湖激荡着蓬勃的活力豪情,一派欣欣向荣、昌盛祥和。
所有人都屏息敛气,目不转睛,之后久久驻足,叹为观止。突然,我听到一个孩童响亮地喊了声“真美啊!”我回头循声望去,他正骑在爸爸的脖颈上,小小的手还高举着,指着喷泉。
是啊,这一切多美。
有光的地方就有亮,有亮的地方就有家。
东湖之光,发展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