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5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是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一届高中生,是在特殊年代汇集到一起的特殊群体。1971年春节后入校时,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已20岁,最小的只有16岁。60个同学组成清徐县吴村中学高四班。记得在校时,吴中高四班就人才济济,不论期末考试总均分,还是学校召开运动会、文艺比赛等,高四班始终名列全校前茅。同学们同窗苦读两年半,1973年6月下旬毕业后,各奔东西。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们和共和国一起走过,因而吴村中学高四班师生联谊会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2024年2月16日上午9点起,同学们便从太原市、榆次区、清徐县城乡村,陆续赶到清徐中唐假日酒店报到。有的同学本来家中有事,妥善安排,积极参加;有的同学身体有病,平时不大出门,专门让子女开车送来;还有的同学专门从北京赶回来,为的是50年难得的第六次大聚会,为的是至真至纯的同学情。相见的一刹那,惊讶之声不断,当年风流倜傥的帅哥,已是满头白发;当年乌发飘逸的靓女,已耳背眼花。这些年逾七旬的老头老太,你看我,我望你,一声“都老了”,不禁开怀大笑。当年熟悉的面孔,亲切的声音,又重现回来,紧握的双手久久不放。重逢的激动心情,从心底到面容,难以言表,感慨不已。
上午10点多,已到41人,其中一位老师(因事因病请假17人,去世3人)。大家身戴红围巾,在酒店大楼前合影留念,然后到酒店3楼宴会厅参加座谈会。“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50年月圆月缺;50年花开花落;50年雪雨风霜;50年春夏秋冬;50年谈笑一挥间,方迎来了今日大聚会……”伴随着主持人饱含激情的朗诵,迎来了此次聚会的高潮,又一次点燃了同学们一颗颗激动的心。主持人代表筹委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随后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有的回顾了工作的经历,有的诉说了坎坷的岁月,有的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有的表达了真挚的祝福,有的展望了美好的明天。特别是我们的边毓峰老师,他讲了养生保健知识,希望同学们均衡饮食、保障睡眠、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过好幸福健康的晚年生活。
紧接着联欢会开始。共演出了10多个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晋剧演唱、秧歌、笛子独奏、二胡伴奏、独唱、小合唱、大合唱等节目,依次亮相,现场掌声不断。有位同学远在澳大利亚,现场传来他从大洋彼岸,满怀深情的《同学情》歌曲,句句真情,令人感动!联欢会在大家齐唱《永远是朋友》中结束。随后师生共进午餐,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纷纷举杯,为50年的重逢相聚干杯!有的以茶代酒,有的以饮料代酒,更多的以汾酒、西凤酒互敬。大家欢聚一堂,干杯声此起彼伏,祝愿声不绝于耳。有祝身体健康的,有祝家庭幸福的,有祝子女成才的,还有以酒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更多的是互祝同学情谊绵长。杯杯酒盛满同学情,声声语打动你我心。
下午两点多,师生午餐尽兴结束。红彤彤的合影大照片,与本班一位同学编写的30万字的《山水情韵——游记集锦(三)》一书,一同发到每个人手中。主持人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永远牢记这难忘的日子,永远珍藏这难得的友谊。41位同学在相互的关爱中一起约定:永远笑口常开,永远笑对人生,永远珍惜保重。最后,在大家齐声诵读“携手共同努力,满怀信心百倍;彼此相念互祝,绝不半路掉队!”的口号声中,落下了这次聚会的大幕。
这次聚会圆满成功,充分展示了吴中高四班师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采,提升了老同学们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表达了他们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最后,我改编一首小诗,结束本文。忆昔五十三年前,吴村中学聚少年;书声朗朗犹在耳,情谊殷殷至今延。辛勤付出功德满,岁月艰辛尽衰颜;中唐酒店再相聚,宽心健体养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