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风俗相传久 祭灶扫尘迎小年 作者: 时间:2024-02-02 次数:84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北方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是中国传统节日——小年。小年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这一天将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值此小年佳节之日,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欢乐气氛,了解小年的民间习俗,弘扬中华传统春节文化,喜迎春节的到来吧!
  剪窗花扫尘土
  祭灶王
  祭灶是小年的主要习俗,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祭灶在我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祭灶,是小年这一天重要的活动,扫尘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也都要“请”回来一张新的灶王像。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是个非常重要的居家神,掌管着人间衣食与祸福大权,人们自然而然对之产生敬畏感和依赖心理。
  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典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洗浴吃饺子吃灶糖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汉族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民间传有“腊月二十七,大人、小孩都洗脚。一个不洗脚,流脓害水七个月”的俗语。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