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刘文娟提供西关资料记事 作者:原清徐露酒厂西 时间:2024-01-22 次数:36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刘松年
  2014年国庆节期间,我和老伴、儿媳、孙子孙女们去云冈石窟等地旅游途中,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说她叫刘文娟,我县清德铺人,临汾师大文学系在读生,学校决定让她调查清徐县西关村方面的相关事,并问我西关村是否有村(史)志,我说西关村没有编写过村(史)志,等我两三天回家后告诉你吧。
  文娟到西关走访了两三个村民,但毫无结果,在走到西关市楼西街,问到西关村的老者孟二狗(1939年生)时告诉她说关于西关村的相关事,可以和我详细了解,随后告诉了她我的电话。
  我从云冈石窟等地旅游回家后,立即与文娟通电话说,她想了解的情况用语言说不清楚,得以书面文字写好后邮寄去,她回话说可以,那就更好了。
  接着,我查阅有关资料,并走访西关村老者,用16开纸写了6页半的书面文字,双挂号给文娟邮去,她收到后给我回电话,说我所写的西关村相关事宜很客观实际,学校老师、校长等看后也都很赞赏。现将文娟调研西关村往事分述如下:
  一是关于修建西关市楼的传说及相关事。
  西关市楼(太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当今清源地区唯一的城楼式古建筑,也是西关厢标志性建筑,在厢的中心地段,距离清源西城门洞约八十米。登楼西望:城外青山,起伏连绵;侧身东俯:城内荷湖,互为相连;县城美景,尽收眼底。
  市楼始建年代不详,无从考证。此楼为二层三层出檐楼阁建筑,楼下设四门可贯通东南西北四街。楼一层为文昌阁,二层为魁星楼。在民间,市楼的修建有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市楼在修建时,工匠们遇到了麻烦,楼台下的四个门洞怎么也楦不成功,造楼工程只好停下来,工匠们愁得在村外团团转。一天清晨,大工匠碰见一个老头提着篓头在村外拾粪,老头看见工匠愁眉不展,便上前问及,得知工匠因修楼遇到难题时,老者笑而不答,只是把篓头放在地上,转身就不见了。工匠心想,莫非这是遇上神仙了?看着地上篓头四柱筐系,突然灵气一来茅塞顿开!回去立即照着篓头系的造形砌洞,门洞果然成功。事后工匠们高兴地对人说,想必他们是得到鲁班爷的点化而修成市楼的。
  市楼的东西南北券门上分别书写“财阜、桂丛、旭肤、拱极”,此四词,既寄托了人们对文化、教育、经济和优秀人才的厚望,又表达了乡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述西关市楼二层为魁星楼,笔者曾听西关厢老人们说:魁星是点状元的,西关之所以出了清历史名人乔万选等优秀人才,与此有关。在人文历史方面:近代还有乔万森,留美博士、大学教授;还有乔万选堂弟乔万福(1899年—1979年)留日学生,回国后致力于金融业;与他的儿子乔生广(青天)曾留苏,空军雷达专家。近代还有武术精英陈生富、李隆彪等名人。在每年高考时,有不少家长上市楼供献魁星爷,并许愿,盼子女能考上名牌学校,成为优秀人才。
  二是关于清徐历史名人乔万选及旧居相关事。
  乔万选(1896年—1938年)又名乔德符,清源西关村人。年轻时留学美国,获法学、哲学双博士。熟悉旧法律,精于国际法学,对英语有较深造诣。曾任上海法院首席检察官、汪伪政权司法部次长、高等法院院长、驻德大使、四川农大教授。(据《清徐县志》。)
  笔者走访乔万选近族侄儿乔生高(1939年生),他说,记得乔万选与妻子解放后还回来过西关,县志上乔万选卒的日期不一定对,还是一个谜团,应从省、市、县档案馆查找考证为妥。
  又据2013年12月22日《清徐报》刊登黄煜写的《王氏秘制香酥太后鱼的故事》一文中提到,上世纪20年代末,时任上海租界临时法院推事的乔万选,曾回乡修建祖宅,并在新修建的府邸大宴省内政要五天,特意请王银贵(西关村人,卒于1974年)掌勺。乔万选非常想将王银贵带到上海,做他的私人厨师,应酬接待各国友人和国内政界人物。
  七年前我曾走访时年88岁的乔够山等老者,传说,乔万选家原来穷,他父亲拾粪时,拾到一个金粪钗,后来才发家致富,人们称他家“赤金粪钗”。也有的说,老乔勤俭,靠一点一滴积攒,把拾粪的钗子都当宝。还有的说,连拾粪的粪钗都是金的,可见家里有钱。这就是乔万选之父乔学庸“赤金粪钗”的来历。
  在西关市楼西街中段北侧,有一处被称为明楼院的二楼宅院,即乔万选旧居(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楼房采用了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高大新颖;通面宽七间,20.10米,一层进深5.5米,二层进深4.64米,屋脊高10.9米,前屋檐高8.21米。底层用砖圈圆拱窗,方形柱,为西式砖混结构;其西侧有楼梯(台阶)通向二层。二层为中式木构建筑。单檐硬山顶,木雕雀替,这幢在民国时期鹤立鸡群,而今也别具一格的宅院,至今保存尚好。据西关老人们说,这处别具一格的宅院,即是乔万选之父乔学庸的住宅,兼营“务本生”字号醋坊杂货。乔万选近族侄儿乔生高,他听乔万选堂弟乔万(1899年—1979年)说,明楼院是他总理建设的,偌大建筑费用仅是乔万选一个月的薪金。
  我记的解放后农村合作化时期,西关村曾在乔万选旧居明楼院开过会。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县粮食局在乔万选旧居明楼院,利用二楼开办面粉加工、酒坊等。乔家为工商户土改时未评定成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落实政策时,据说乔万选儿子从外地回清徐与粮食局及相关部门交涉他家旧居之事,至于结果本人尚不清楚。
  三是关于西关村的武术。
  西关村在民间社火中有独特之处。其它村正月十五十六闹的是文社火,西关村则耍的是武社火,除群众爱看的火流星(用绳两头拴两个铁丝网笼,装木炭点着),两手舞动,深受观众喜爱。记的我二叔,还有刘通等老者是耍火流星的好手。逢春节期间,西关村武术爱好者自发组织在一起,在市楼西街关帝(老爷)庙前等场地,手舞棍棒、长矛、大刀、七节鞭、九节鞭等,以武为乐,进行武术马戏表演,在本村和清源城内表演精彩的武术,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
  西关村有著名形意拳师、技击能手、武术家陈生富(1914年—1988年),曾经是山西省国民师范的体育多面手,是太原市自然门武术馆名誉馆长。他身高体壮,力大敏捷;他习武精于技击散打,注重实战,出手既狠又快,使人防不胜防。时称国师“八大金刚”之一,秩事奇闻甚多。在国师举办的散手打擂比武中夺魁。著名拳师郝武成、李隆虎、李隆彪、程三货等都得其指导。陈生富的传人主要有丁大愣、程三货、陈思山、李占山、李隆彪等。李隆虎1979年3月20日—23日参加在太原杏花岭进行的全市观摩比赛,曾获得九节鞭三等奖。陈生富晚年对蔬菜栽培技术很有研究和贡献。曾被选为清徐县人大代表,从1957年起担任清徐县政协委员,是清徐县武术界和农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
  西关村著名形意拳师还有李隆彪(1919年—1995年),从小聪颖好学喜爱武术,19岁开始向同乡著名拳师陈生富学习形态拳,隆彪一生谦虚好学,博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无门派之见。他长期坚持在西关传授武术,他的主要弟子有:李铮(子)、武凤岐、程东海、范永刚、薛建中、张耿、李永发、乔珍、李龙儿、王占维、孙立生、孙贵平、刘瑞民、李毅福、武四青、王建攀、张春山等。1978年他获太原市武术优秀表演奖;1983年获全省武术赛一等奖。他曾担任清徐县武术协会顾问,西关武术队总教练。
  2006年春节期间,西关村老、中、青武术爱好者,曾到县城进行武术表演,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现在,仍有李铮、武风岐、陈俏海、刘二反等武术爱好者们,在县城东湖广场、文体活动中心坚持习练,有时还参加外地的比赛,并曾获过奖。
  四是关于西关村宗教教堂。
  西关市楼西街中段北侧,有基督教堂一所。市楼南街东侧有“基督之家”房院一处。据我二妈等西关年老的基督教会人员说,西关基督教始于民国初年,由太谷的康保罗(康保罗为基督友徒的别称)牧师前来清徐西关传教,并修教堂、医院各一所。基督教堂至今还开着,逢星期日教徒们来活动,并有专人管理。
  西关村原来没有天主教堂,天主教徒们为了星期日活动,不远去到六合村、南营留天主教堂,于1998年在天主教上级相关部门的资助下,和西关村100多名天主教徒筹资后,才在西关村金沙滩街(原清徐露酒厂西),盖建了天主教堂。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