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4-01-19 次数:108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近日,在家中整理我多年的零散文稿,偶然翻出了一份26年前走访迎宪在城一村老村长王德明的纪实手稿,整理如下。
  1998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受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高应忠的委托,走访了迎宪村王德明同志。王德明(1918—),清源镇迎宪村人,当年80岁,1948年11月任清源县在城一村村长。在任期间,曾两次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县劳动模范,1954年任清源镇副镇长,1956年迎宪农业高级合作社成立,任副社长,1961年离职务农。
  老王住在迎宪村北门外一所普通的农家小院。当我踏进王家的门槛时,正好老两口都在。老王还是那高高的身板,长长的脸庞,一双炯炯有神的眯缝眼,显得格外慈祥随和。老伴李四奴还是那么热情干练,屋内摆设仍旧是和过去一样三斗一柜加扣箱,还有一台14寸的老式彩电,整个屋内简朴明亮。当我说明来意后,老王点头回应并让我坐在他家的坑头上,对我聊起那五十年前,穷人得解放、闹翻身、搞生产的点滴往事。
  提起解放初的那些往事,老人心潮澎湃,眼睛一亮,仿佛那个充满激情而难忘的时代又重现在他的眼前。1948年7月8日,清源解放,受苦受难的穷苦百姓就像久旱的庄稼得到雨露一样,终于苦尽甘来,再也不受地主反动派的压迫和统治了。接着老人又扳着手指说:“记的当年11月初由工作队员操办、群众选举,我这个三十来岁的穷汉子当选为清源县在城一村的第一任村长。那时在城一村所辖范围是北门里外200多户人家,共有800多人口,村公所就扎在北门里当铺院内。村民主要是以种地为生,村长工作是协助县里搞支前、打太原、收交公粮、修渠打堰,等等。村里的事情从天亮忙到天黑,也不觉得累,倒是觉得很快活。那时省城太原还没解放,社会上还不稳定,好多人还担心勾子军再打回来,县里为了我的人生安全,还特意发给了我一支崭新的步枪和一排子弹,作为护身用。”当提到个人报酬时,老人激动地说:“那时为大伙办事,主要尽义务,补贴很少,但谁都不计较。当村长的由县民政科每月发给9块钱,合小米90斤,村会计、村民兵队长每人每月7块钱,合小米70斤。那时搞土改、搞复查是农会的事,我只管村里的行政事务……”
  “1950年春,县里又派工作员杨锦业、范银忠、霍云喜等同志来村里指导工作。工作员的主要任务是号召村民搞生产互助,也就是动员村民成立互助组,县长王大伦不时也骑车来看看,有时还到我家坐坐。”提起县长王大伦时,老王深情地问我:“不知王县长还在不在?那可是个好人啊!”我听说王县长很早就调太原去了,看得出老王十分怀念当年的老县长。
  “再说那年办起的互助组,由于当时条件不具备,前半年搞,后半年就散了。到1952年冬,在工作队员的鼓动下,村民由三户到五户自愿结合,又搞起了互助组,当时人们也叫变工组。这次搞起来的互助组,由于政府支持,办法得当,一年下来效益很好,具体来说,办起互助组后,劳力集中,不误农时,在当时初步体现了扶弱济贫的优越性。”
  “1954年冬,县里又帮助我们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址设在北关“真武庙”院内,同时撤销村公所。当时由梁富元(党员)任社长,我当副社长分管生产,全社共25户,社员记酬以土地分红,出勤记工为主,生产资料不足时,国家给贷款。当年我们就买了两头牲口,耕地也不困难了,合作化初露锋芒,当年生产丰收,粮食收成比互助组提高多了。入了初级社的社员们,呈现出贫困户有粮吃,富裕户有钱花的新局面。那时,没有入社的村民人人羡慕、个个眼红、户户都想加入农业社。”“1955年冬,在上级的领导下,由初级社转为高级社,全村农民都入社(在城一、二村合并)。第二年春,正逢国家颁布宪法大纲,干部们几经推敲起社名叫迎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社址就设在察院街鬼财主院内,后来又迁到北门街当铺院里。社长、副社长仍由梁富元和我担任,高级社取消了土地分红制,实行政社合一,大队核算,下设9个生产队。土地、牲口、车马、大型农具等都归集体所有,同时实行社员股份基金制,每股100元,以财计股、困难户国家给无息贷款。这样一来,社员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即使是天灾人祸也不怕了。那一年,干部社员齐心协力,到秋来地里收成果然不错,集体积累也有结余,真是个双丰收。基本上解决了广大社员的温饱问题,大多农民喜上眉头、笑逐颜开,我们当干部的也光彩多了。”“年底,农业社还向国家上交公粮一万斤,这是那几年交粮最多的一次啊。为此,县委县政府还给我们送来一面锦旗。”
  当我提到老两口近年的生活来源时,老人平静地对我说:“现在我和老伴都年岁已高,不能地里干活了,生活来源主要靠闺女们接济。”此时老人话锋一转,“总的来说,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穿,夜里有电视看,这也算是颐养天年吧!”
  记清徐在城一村村长王德明
  万青云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