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敔说,你儿子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应该高兴嘛,你婆婆年龄那么大,还能活几天?儿子有孝心,将来待你肯定更好。那媳妇说,不等婆婆死了,她就先气死了。年龄那么大也不死,非把媳妇克死妨死不行。
人常说,堂上一老,家中一宝。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上说,家中有高寿之老人,说明家族是一个健康长寿的家族,对儿孙来说,也可能预兆着健康长寿。因此,有正常心理的人,都盼老人健康长寿,而这个女人如此认为,真是十足的糊涂虫。撇开这点不说,就说老人关心孙子,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我就笑着插了一句,你是不是认为你婆婆和你小姑子把你儿子看成仇人敌人才舒心呢?那媳妇说,我儿子又不是死的没爹妈了,让她们操心。
那媳妇第二个不满,是对丈夫不满。认为婆婆和小姑害她,她丈夫应和她们绝交。
小敔说,将来你儿子该怎么办?那媳妇说,她绝不会像她婆婆一样挑三拣四。小敔说,没有你婆婆也不会有你丈夫,老人年龄大了,愿孝顺就孝顺孝顺,不愿就别提什么,何必做得那么绝呢?那媳妇一口咬定,只要她丈夫还和她婆婆小姑来往,她就不依。
小敔说,你这样闹下去,万一把老人气病了,躺在炕上,岂不让你丈夫为难?那媳妇说,她病了?我现在早气得浑身是病,经常头疼,肚里也不舒服,吃不下饭,医生说怕肝脏有问题。
我一听,想让她换个想法,就乘机说,事情就是这样,能对人宽容,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如果能宽待别人,不追究别人,自己也就没气了,对身体也好。自己有了病,看病花钱就别说,拖累丈夫,自己也受罪。那媳妇说,我死了,给他们腾下地方,让他和他妈他妹妹活的吧。
总之,那媳妇就是胡搅蛮缠讲歪理,最后竟说小敔是狗官,偏向她婆婆,欺负她外乡人。
我一时动了真气,就对小敔说:“走吧,别说了。下午派两个民兵把她送到公社解决吧。”
那媳妇脸色一下白了,坐到地上放声大哭起来。我看她吓成那样,心里有些不忍,但也顾不了许多,拉上小敔就走。
一出房门,婆婆正在门口站着,拉住我说:“主任,劝一劝就行了,千万不要送到公社里。”(未完待续)
长篇小说连载
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