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古城春秋 ■王 诚 著 作者:王诚著 时间:2012-12-23 次数:479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第三十八回阎匪抢摘胜利果17支队灭黑头军
  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阎锡山抢先由孝义赶回太原,占据了太原及全省一半以上的地区,并设置恢复了各级行政领导机构,分别派国民党少将侯绅和邢庭斌担任了清源县和徐沟县两县的县长。又把四万多名伪军和五千多名日本战俘(臭名昭著的十总队)改编成省防军,以太原为大本营,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妄图消灭抗日的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1月13日到3月,公然伙同胡宗南违背《停战协定》,出动兵力2.8万人,向解放区发动军事挑衅达240余次。“七·七事变”后,徐沟郝村人乔效曾见有机可乘,借抗日之名,纠集一些地痞、流氓拉起一支队伍,因其没有武器,穿着乱七八糟的便衣,只是在头上包一块黑布,人称“黑头军”,不打鬼子却到处抢掠,向各村派捐、派粮,勒索群众。
  1938年秋冬之际,乔效曾在私欲的引诱下,率部认贼作父,进徐沟当了汉奸,被日寇改编为“皇协军”,经常为鬼子外出扫荡。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后,乔效曾又随阎从孝义回了徐沟,被阎锡山当局委任为“太汾区挺进支队”的支队长。1945年9月,乔率部窜到徐沟北尹村等地,抓捕了徐沟县四区区长王一林、指导员陈洪涛、解放军某部连长陈某、便衣队队长郝耕田等人,后被阎锡山徐沟县政府全部杀害。面对乔效曾及其黑头军的倒行逆施,群众痛恨万分,纷纷要求我军尽快将其消灭。于是我方经改编后的清太徐支队(按吕梁第八军分区地方武装编制序列亦称十七支队)做好了黑头军出扰时集中火力消灭黑头军的准备工作。
  1945年12月下旬,支队长廖步云、副政委刘耀夫、政治处主任杨德千根据黑头军的活动规律,分析到近期内乔部将在徐沟西南地面出扰,威逼群众向城里交粮,于是支队部署两个连进驻徐沟县里旺村,一个连进驻清源县碱场营村(两村相距仅6—7里)设伏,等待鱼儿来上钩。
  当天下午三点左右,乔效曾带领三百多名黑头军出了徐沟城南门,在高花村(属徐沟县)抢劫一阵后,兵分两路,一股由他把兄弟营长带领100多人向南尹村开去,另一股由他带领200多人奔向里旺村。
  开往南尹的黑头军,将到村边时,被我方徐沟县县长常耀武和公安局长张应武率领的徐沟县公安基干队和徐沟西区的民兵30多人,埋伏在护村堰上突然向敌人开了火。这边枪声一响,可吓坏了里旺村那边即将进村的黑头军,乔效曾预感到情况可能不妙,赶紧命令部下掉头回城。突然阵嘹亮的冲锋号从里旺村内传出,乔效曾一愣,只见从村内涌出无数的八路军,吓得他掉转头没命地往回跑。我军在后死死地咬住黑头军不放,紧紧追赶上来,黑头军只好边打边向徐沟城方向撤退。乔效曾边打边撤,顺着嶑峪河向高花、丰润方向逃去。逃了不远,看到前面的兵越跑越慢,而后面追击的解放军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来,急得大喊大叫起来,恼火之中,不由得把身子往起一挺,上半身露出了地面。我军神射手们同时扣动了扳机,只听乔效曾一声怪叫,顿时栽倒在地。“大王负伤了。”“嚷什么,还不背大王走。”一个黑头军的头目喝道。借着夜幕的掩护和地形熟悉,乔效曾由卫兵们轮流背着逃回城内家中,一会儿的功夫,乔的把兄弟请来徐沟城内的名医郝汝珍先生,而郝正是我徐沟城内地下工作组的组长。郝大夫检查完毕,对其家属部下说:“伤很重,咱这里的条件治不了这样的重伤。”然后给其打针上药,缠了绷带后便告退回家了。
  这时,晋绥第八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曹光林、八分区交通队队长马乐情、徐沟县县长常耀武联名写信给郝汝珍大夫,请其出城商量除掉乔匪的办法。
  第二天中午,郝大夫借出诊的名义来到黑城营,与马乐情队长相见,郝大夫谈了乔的伤情后,接着说:“枪伤最容易感染破伤风,只有现在使用大量的破伤风血清,才能避免。可徐沟城里没有这个条件,乔如果不去大医院治疗,那是必死无疑。”
  于是我支队决定,第二天拂晓派出两个连进驻徐沟西北的武家庄、董家营,另派一个连布防榆次公路一线,县基干队在北格以南的太榆路上警戒,随时准备截击可能从各个方向出城的乔贼,将他封锁在徐沟城内。
  果然乔效曾在负伤后的第五天上,因破伤风发作,在剧烈的抽搐与痛苦中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43)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