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之清徐实践 作者: 时间:2023-12-11 次数:106 语音阅读:语音阅读
    “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近年来,清徐县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发挥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全力实施“三三三”工程,大力开展“十区示范、百村整治、千巷创建、万院提升”行动,推动乡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宜居宜业和美水平显著提升。
  突出“宜居”推进三项提升工程
  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工程。清徐县抢抓入围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机遇,将乡村振兴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动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清源水城”滨水商业综合体,大力发展氢能空轨轨道交通,打造“精致清徐”,提高县城辐射带动能力。
  农村综合改革质效提升工程。全力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县、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县、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等国家级改革事项。探索“宅基地金融”等新模式,流转土地5.3万亩由神农集团全托管,发展规模以上工农业链主企业121家、产业链200余条,建成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高素质农民技能持证率达到了100%。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以创建“太原乡村建设示范县”为契机,按照“整治提升、优化提质、示范标杆”分类分批开展“百村整治”,已累计投入26亿元,推进33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雨污分流、供水入户、弱电入地、街道硬化、立面改造以及亮化绿化等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实现“全覆盖、全转运、全焚烧、零填埋”。深入开展“特色亮点街巷”“五美庭院”评选活动,推进治“六乱”、抓“五拆”、达“四美”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村庄风貌不断提升。
  围绕“宜业”实施三链同步行动
  按照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提出的“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要求,坚持一产联动、二产带动、三产推动。
  做大基本盘。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4.8%,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推进“蔬菜e镇”建设,形成河西精细菜和河东特优菜两大产区,设施蔬菜达到4.5万亩。华北最大的干草基地和万头肉牛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初具规模。81家食醋产业链企业年产能80万吨,实现产值70亿元;葡萄品种160余种、年产8万吨,“中国醋都、葡乡、省城菜篮子”产业优势持续扩大。
  做优产业链。发展3.4万亩“农户+企业+基地”订单农业产业链、1.1万亩“文旅+种植+深加工”融合发展产业链,推广“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预制菜”经营模式。择优选定158家企业,“一对一”开展“百企兴村”工程。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特色食品工业集聚区、潇河产业园区分别带动28个村级组织发展,实现就业5.8万人。食醋、葡萄、蔬菜等产业分别带动107个村专业化发展。建成年销售收入2千万元以上的农副产业集群26个,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国家级4个、省级13个、市级35个。
  做强新业态。打造葡萄采摘季等一批乡村文旅品牌;成功举办国际食醋博览会、通用航空博览会、第二届国际音乐焰火节等重大活动,接待游客438万人次;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创赋能,点亮乡村振兴新场景。特色食品、通航产业、杂粮加工等10个产业示范区显现雏形。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95元,今年前三季度达到19050元,同比增长9.9%,增速位于全省前列,7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0万元。
  瞄准“和美”抓好基层治理三项重点
  抓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建成“农村干部孵化学院+乡镇党校”“农民夜校+实训基地(企业分校)”的“1+2+N”教育培训矩阵,如期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研究生”全覆盖,非公党建“三培养”制度编入国家行政学院教材。
  树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清徐县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省级试点县,目前,建成1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乡镇街所、170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10个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培育文明乡风的精神家园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行“正负清单”“积分制”等管理模式,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风尚。每年举办两次“清徐好人”评选活动,每人奖励5000元,示范引领树新风。416支志愿服务队伍、35043名志愿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文明乡风、良好家风蔚然成风。
  惠民生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卫生改革,投资10.47亿元,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2所,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和托底保障实现全覆盖,城乡公交实现全县域免费乘坐。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
  面向新征程,清徐县将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和龙头、美丽乡村为底色、未来乡村为愿景、共同富裕为追求,致力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走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千万工程”之清徐实践新路径。谭轩文
  
CopyRight 2005-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清徐县融媒体中心
清徐融媒 ( www.cuduwang.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新闻热线:0351-5724342 5729429 地址:美锦北大街118号(原县质监局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