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节气,初秋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暑热即将终止,气温开始下降,初秋渐次登场。“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难熬的“暑伏”将消退,未来的一段时间不会再有特别炎热的天气,夏季闷热难熬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刚刚开始,时晴时雨、忽凉忽热,季节变化也像是孩子们在闹别扭,变脸快的很。早晚温差大,大家注意穿好衣服。
在这秋高气爽的初秋日,我们不妨欣赏南宋文人苏泂的《长江二首·其二》,看看他眼中的处暑是何模样?对于秋日,他又有怎样的人生感悟?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之后,超不过三日,便有一种暑尽秋凉之感,秋风彻底吹走了夏日的暑热。秋雨让空气变得愈发清新,这种天气最是宜人,非常适合出游,所以诗中才会说这种“新凉”价值万金。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分别是: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简化版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清楚地记着以前小学自然课就背过的。
处暑之际,微风是清爽的,习习吹来,暑热尽散;细雨是清新的,荡平忧烦,神清气爽;处暑是爽心的,透着惬意,泛着清凉。
云一淡一轻,风一清一凉。处暑,和夏天说声再见,愿你处暑开怀,逍遥自在!
